第五節 慣性定律
二、新課教學 1.牛頓第一定律 [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師]同學們先看書p34探究的內容,觀察大家面前的實驗器材,說明觀察的內容是什么,實驗中相同的條件是什么,不同的條件是什么. [生]實驗中要觀察小車從斜面滑下后在平面上運動的距離. [生]實驗中相同的條件是:都讓小車從斜面的頂端滑下;不同的條件是:平面上三種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師]引導學生分析: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為了保證小車在三種表面上開始運動時的速度相同;三種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使小車在平面上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 (同學們分組實驗,并將觀察到的現象填入書上的表格內) [師]同學們分析實驗的現象,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從實驗現象看表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 [師]引導學生推理:假如小車不受摩擦力,會怎樣運動? [生]假如小車不受摩擦力,速度就不會減小,小車將永遠運動下去. [投影] 伽利略的推理和笛卡兒的補充. 300多年前,意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通過推理得出: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它的速度將不會減慢,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伽利略敢于糾正前人的理論,用豐富的想象和科學的推理建立了新的力和運動的關系. 法國科學家笛卡兒進一步補充了伽利略的推論:如果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僅速度大小不變,而且運動方向也不變. [師]英國的科學家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力和運動關系的一條重要規律,牛頓第一定律(newton′sfirstlaw of motion):(同學們一起說)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師]牛頓第一定律的得出,對同學們有什么啟示嗎? [生]牛頓第一定律的產生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我們應該學習科學家們刻苦鉆研的精神,為科學的發展作出我們的努力. [師]牛頓第一定律能用實驗來驗證嗎? [生]牛頓第一定律說的是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的情況,但我們周圍的物體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不能用實驗來直接驗證. [生]我們國家的“神舟”號飛船再大一些,在太空就可做驗證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了. [師](教師積極肯定同學的想法)老師相信你的愿望一定能夠實現.雖然現在我們還不能親自用實驗驗證牛頓第一定律,但從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論,都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因此,現在是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那么,我們如何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呢? [生]牛頓第一定律是對一切物體而言,條件是: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結論是:原來靜止的物體要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