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慣性定律
[生]牛頓第一定律還說明了物體的運動不需要靠力來維持,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慣性 [師]同學們已經理解了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現在請同學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實驗. [想想做做] 1.把你的橡皮(或者書本)豎直向上拋出,還會落回手中嗎? 2.將一條小紙條放在水平的課桌上,紙條一端懸在桌邊.將鋼筆(或脫下筆帽)直立在紙條另一端,從桌邊的一端迅速抽出紙條,鋼筆會怎樣?(部分同學按書p36圖11.5-4,擊打棋子) [生]橡皮拋出去,還會落回手中,抽出紙條(擊打最下面一個棋子),鋼筆還會停在原來的地方(上面棋子會落到原來的地方). [師]我們坐在地球上和地球在一起運動,為什么拋到空中的橡皮落下來還在你的手上,打飛了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沒有一起運動而是落下來?同學們能說說原因嗎? [生]這是由于慣性. [師]什么是慣性呢?教師引導同學們分析: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不受外力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以原有的速度運動下去,這表明無論靜止的物體還是運動的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即慣性.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演示]小車突然運動和突然停下來時表現出的慣性現象,如下圖.[師]為什么突然拉動小車時,木塊向后倒;而小車突然停止時,木塊向前倒?根據木塊的運動能不能解釋汽車在突然啟動和急剎車時乘客表現出的狀態? [生]木塊向后倒或向前倒,是因為木塊上部和下部的運動狀態不一樣.當小車突然啟動時,木塊下部隨小車一起運動,而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還要保持靜止狀態,于是木塊向后倒,當運動的小車突然停下時,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向前運動的狀態,而下部由于和小車間的摩擦使木塊下部隨小車靜止,于是木塊向前倒. [生]汽車在突然啟動和剎車時,車內的乘客會后仰和前傾,其道理和木塊的翻倒是完全一樣的. [師]了解了上面的內容,請同學們再來看汽車安全帶的作用. [科學世界]汽車安全帶. [生]汽車安全帶主要是為了防止汽車突然剎車時由于慣性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師]請同學們說說你還知道有哪些生產和生活中的慣性現象. [生]踢球、用鐵鍬鏟雪、潑水、滑冰. [生]燒鍋爐時用鐵鍬往爐膛內添煤、跳遠運動員起跳前的助跑、還有用手可以拍掉身上的灰塵. [生]跑步的人當腳碰到障礙物時,總是會向前摔倒;撞擊錘柄,可以使錘頭緊緊套在錘柄上;騎自行車太快容易發生事故…… [師]從同學們舉出的這些例子中,我們能夠看到人們可以利用慣性給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許多的方便,同時也有慣性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因此,我們在利用慣性的同時還要注意防止慣性對我們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