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教語文九下教學用書:第三單元 單元說明
這個單元以“生命”為主題,選取四篇描寫大自然和人類的生命現象、探究生命的規律和本質的抒情性散文、議論性散文。冰心《談生命》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長的現象,講述生命的一般進程,以及生命進程中的幸福和艱難的辯證關系;王鼎鈞《那樹》通過描寫一棵大樹的命運,含蓄地表達對自然界寶貴生命慘遭虐殺的痛惜和憂慮;張抗抗《地下森林斷想》通過描寫“地下森林”這一奇特的景觀,抒發對惡劣環境中掙扎成長的生命的禮贊;勃蘭兌斯《人生》通過描寫虛擬的“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的場景,對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 這些課文的共同特點是:1.對自然界生命和人類生命現象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體驗、感悟和思考,表達了獨特的感覺和體會;2.表達珍愛生命的觀念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體現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3.在表達種種感受和理念時,都是通過形象化的描述進行的,即描寫了生命界的多種現象,細致具體,生動形象,具有生動性、暗示性、含蓄性和可讀性的特點。 學習這個單元的課文,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掘課文的認識價值。認識生命形式的豐富多彩、生命成長的規律、生命過程的艱難曲折,認識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以此達到開闊視野、深化思想的目的。 二、發掘課文的教育意義。提升精神境界,豐富人文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有限的生命時間內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順境中不驕傲,逆境中不氣餒。 三、重視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聯系個人感受,進行獨立的思考,并聯系自然、社會中的各種有關生命的現象和規律,進行廣泛、深入的思考,重視聯想和想像、思考和領悟,重視思考的過程和方法。還要重視與同學合作,共同探討有關生命的話題,互相啟發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認識。 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是“關注我們的社區”。這是實踐性、社會性很強的語文學習活動。有關這方面的學習,課程標準有一些建議,如課程總目標規定:“關心當代文化生活”,有關綜合性學習的建議有:“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有關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建議有:“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建立穩定的聯系,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所以開展與社區實踐活動相關的語文學習活動很有必要。要注意將語文學習的成果與社區實踐活動相結合,不能光“實踐”而忘了語文學習;要注意在運用語文學習成果時,強化對語文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體認和實踐,引導學生做社會人,做文明人,做具有良好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人。 |
※版權歸本站或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學習欣賞,任何人不得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