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自學評估
達標訓練
1.《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選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我們在初中階段還學過該作者的散文是________,小說是________。本文采用_________的論證方式,以批駁________為突破口,采取________和________相結合的批駁方法駁倒對方的論點。
2.對下列加粗詞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 )
a.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玄虛: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
b.國聯就渺茫。(渺茫:離得很遠,視覺模糊,看不清楚。)
c.有為民請命的人。(為民請命: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d.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懷古傷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現在的事而悲傷。)
3.聯系課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國人”的含義,說明“狀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1)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于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以后,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1.上面語段的敵論點是________,敵論據是________
2.“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刪去前半句行不行?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語段批駁的方式是
( )
a.直接批駁
b.通過駁論據來駁論點
c.通過駁敵論證來駁敵論點
d.間接反駁(通過下面立論來駁論點)
4.上面語段的“他信力”指________,“自欺力”是指________。
5.上文在“他信力”和“自欺力”上加引號,所起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