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教學雜談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新塘中學 謝雪梅】
〖培養(yǎng)農(nóng)村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滿堂灌”的教育方式幾乎不復存在,但另一個弊端又出現(xiàn),教師精心地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牽著學生的鼻子往前趕。學生根本沒有質(zhì)疑問難的機會。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必須給學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時間,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讓他們細細地讀書,靜靜地思考,去發(fā)現(xiàn)問題。比如,我在教授每一篇文章的第一課時,都會讓學生自由默讀或朗讀課文,讀完后,說自己的收獲。因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可深可淺,在說收獲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就會說我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記得在講述《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一文時,就有學生講到通過“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形式。”他知道伏爾泰為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所以死后,人們給了他祝福,我及時給予贊揚。就在這時有學生提出了新問題:“祝福是榮譽的一種形式,可為何文中講詛咒也是榮譽的一種形式?”我就引導學生共同探究解決,發(fā)現(xiàn)“詛咒是黑暗勢力給予的,說明黑暗勢力與他是敵對的,也就是說他站在人民的立場,為民服務,故受詛咒,也是榮譽的一種形式”。這是學生在充分解讀課文后的一種思考,也是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寬松交談中,促發(fā)質(zhì)疑的意識。所以一定要營造氛圍,讓學生愿問、敢問,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個學生的質(zhì)疑潛能。
【重慶市外國語學校 王 君】
〖何妨讓學生抄一抄·抄出美麗,抄出語感〗
像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這樣的課文,包含了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深刻的人文內(nèi)涵,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字,對初三學生來說,甚至對教師來說都是一件頗不易的事情。我自己針對我所任教的兩個擇校生班的娃娃作了一個調(diào)查后核算了一下,如果要講深講透,這篇文章耗時最少也在三個課時以上。我再次認真研究了課文,仔細揣摩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我覺得像這樣的自讀課文,除了讓學生初步感受啟蒙思想家們的智慧和人類文明進程發(fā)展的艱辛坎坷外,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雨果精彩的演講語言,以此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
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我簡化了教學目標,整堂課只要求學生做兩件事情:
1、摘抄文中的至少十對形成對比和基本形成對偶的句子,并且至少背誦五對。
2、激情朗誦全文,結合所抄句子簡要議一議伏爾泰這個思想家的偉大形象。
比如學生抄出了以下句子:
──培育良知,教化人類。
──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
──一邊是歡呼和贊美,一邊是噓叫和仇恨。
──他的搖籃映照著王朝盛世的余暉,他的靈柩投射著大深淵最初的微光。
──俯伏于國王之前,凌駕于人民之上。
──這武器輕如和風,猛如閃電。
──思想反對物質(zhì)的戰(zhàn)爭,理智反對偏見的戰(zhàn)爭,理智反對非正義的戰(zhàn)爭,被壓迫者反對壓迫者的戰(zhàn)爭,仁慈的戰(zhàn)爭,溫柔的戰(zhàn)爭。
──女性的溫情和英雄的怒火。
──以微笑戰(zhàn)勝暴力,以嘲笑戰(zhàn)勝專制,以堅毅戰(zhàn)勝頑強,以真理戰(zhàn)勝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