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禮贊》綜合練習(xí)
4、你要買這本書?
5、路只有一尺來寬,半夜里一個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
6、“是偷你家的還是偷老六一家?”雙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說。
九、對修辭方法作出正確判斷的是( )。
1、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
2、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
3、白楊樹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yán)肅,也不缺乏溫和。
4、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nèi)ベ澝滥琴F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真挺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吧,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a、比喻 擬人 擬人 對比
b、夸張 擬人 排比 擬人
c、比喻 比喻 擬人 對比
d、夸張 比喻 擬人 對比
十、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在括號中打“√”或“×”。
1、《白楊禮贊》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運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楊樹的形象,贊美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堅持抗戰(zhàn)的北方農(nóng)民,質(zhì)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對抗日軍民的崇敬之情。( )
2、象征與比喻、擬人不同。象征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事物(即象征物)來表現(xiàn)與之有某種聯(lián)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義),從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達的意思更含蓄、更深刻。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擬人是修辭方法,只表現(xiàn)在具體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
3、《白楊禮贊》是以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為全文的主線的。( )
4、《白楊禮贊》作者是楊朔,我國現(xiàn)代作家。 ( )
十一、下面的文字、排列順序與原文一致的是。 ( )
1、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jié),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2、當(dāng)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就只覺得它只是樹?
3、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wèi)他們家鄉(xiāng)的哨兵?
4、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zhì),嚴(yán)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
a、2、3、4、1 b、2、1、3、4
c、2、4、3、1 d、2、1、4、3
閱讀
十二、①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②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zhàn)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③和風(fēng)吹送,翻起了一輪一輪的綠波,——這時你會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兩個字“麥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確是經(jīng)過錘煉的語言的精華。④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這時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遠山的連峰提醒了你(這些山峰憑你的肉眼來判斷,就知道是在你腳底下的),你會忘記了汽車是在高原上行駛。⑤這時你涌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雄壯”,也許是“偉大”,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同時你的眼睛也許覺得有點倦怠,你對當(dāng)前的“雄壯”或“偉大”閉了眼,而另一種的味兒在你心頭潛滋暗長了——“單調(diào)”。⑥可不是?單調(diào),有一點兒吧?
1、按照作者對黃土高原的所見、所感,將這段文字分成兩層。在文中用“‖”標(biāo)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