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的召喚》教學(xué)實錄
生:日薄西山就是太陽快要落山,比喻衰老的人或者腐朽的事物臨近死亡
師:他使用的是電子詞典,所以很快,請你再重復(fù)一遍
(生重復(fù))
師:在掃除字詞障礙的時候,不要只滿足于理解,還要想想前后的聯(lián)系,獲得更多的字詞積累,好了,下面我們進(jìn)入到第二個部分同學(xué)們發(fā)現(xiàn),宗璞在寫《廢墟的召喚》的時候,免不了對廢墟周圍之景進(jìn)行一番描寫,所以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寫,昨天預(yù)習(xí)的時候,有的同學(xué)讀得是如此得蒼涼……那么景物描寫在課文幾個地方都有,大家比較有沒有不同的地方,一切景語皆情語,寫出怎樣的景,就傳遞出作者怎樣的情,大家小組討論一下。比較幾處景物描寫的異同,談?wù)勀愠醮谓佑|的時候的想法。
生:還是在第一頁第三句,“西山……”我看這一段的時候,看到上一段也有這種描寫,雖然都是在寫景,都寫出作者心情的沉重,對圓明園變成廢墟感到非常遺憾,
師:有沉重感,色彩有沒有變化?
生:有,藍(lán),嬌紅
師:坐下,把你們討論結(jié)果告訴老師,幾處景物描寫,還可以從寫景的方法上去找,或者從它不同點上去找,散文中寫景是離開不了的。
生:還有就是第二頁倒數(shù)第四自然段,我覺得這里寫景給人比較舒適的感覺,因為開始寫的黃昏的時候都是比較沉郁的比較壓抑
師:這里呢?
生:給人心情舒暢的感覺
師:你念一下
生:水已成冰…………岸邊幾棵枯樹……鮮嫩潤澤……
師:你感覺比前面如何?
生:比較不同
師:快樂一點了,不受壓抑了,請坐
生:在文章兩次寫到鴉噪,有凄涼的感覺
師:這是她比較景物的相同點找出來的,還有沒有?
生:最后一段的,通紅的火球消逝了,只有……紫色,因為紫色是冷色,所以可以透出寒意
師:什么寒意?
生:對圓明園被破壞的心痛
師:你再看下面……這里繼續(xù)在寫景,是實寫還是虛寫?
生:虛寫
師:為什么寫紫藤羅?
生:原來她以前寫過一篇文章紫藤羅瀑布,里面寫紫藤羅是表示對生命的感悟
師:那么這里為什么提到紫藤羅呢?
生:她把圓明園也當(dāng)作自己生命的一個部分了,
師:好,謝謝,我覺得大家到這一步很不錯了,關(guān)于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我認(rèn)為,同學(xué)們能讀出其歷史的蒼涼感,其歷史的厚重感,甚至能讀到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我們也發(fā)現(xiàn),作者的情感是在起伏變化著的,從深秋的暮氣想象到來日春天的生命的勃發(fā),當(dāng)然在這篇文章當(dāng)中還有很多妙詞佳句,我們在理解散文的妙詞佳句的時候,往往在修辭上去找,大家找一下文章當(dāng)中有哪些你覺得很妙的又使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
生:在第一頁的第二自然段,“有一組建筑遺跡,宛如一組正在覆沒的船只……”
師:這段你覺得是你不懂還是覺得很妙?
生:很妙
師:妙在哪里
生:她把圓明園的遺跡比喻成荒野的海洋
師:然后建筑遺跡就成了海洋當(dāng)中的什么?
生:一艘船只
師:一列,是一列,然后她繼續(xù)博喻下去,那么叢生的荒草是什么?
生:海藻
師:雜陳的亂石……那么她寫廢墟,就用這樣比喻的辦法表現(xiàn)出來
生:我有一處不懂的,第二頁第一自然段,“怎樣盡每一個我的責(zé)任,怎么樣使環(huán)境更好地使每一個我盡責(zé)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間”他為什么說了這句話以后會微笑,為什么又介于冷和苦之間
師:謝謝,但是我們剛才說的是在你找到的修辭句子中覺得哪些讀不懂覺得哪些妙,但是這個句子有修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