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和平相愛》課堂練習
三擴展閱讀心靈之燈表姐從事特殊兒童的教育工作,使我有機會和那些有殘障的小朋友打交道。一次,我替表姐接一位盲人小朋友回家過夜。夜,很深了,他不肯睡覺,卻安靜地坐在我身邊。他的發問打破了夜的沉默:“你能告訴我‘紅’是什么樣子嗎?”這下真把我問住了。思索了一陣,我只有笨拙地解釋:“你感受過‘火’嗎?‘火’是紅的。”“那‘紅’一定很燙呀!”他說。我又講:“老師給你講過太陽嗎?太陽是‘紅’的。”“那‘紅’一定可以給你們光明了?”“我們身體里的血液也是‘紅’的。”“那‘紅’一定是流動的。”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給他解釋清楚抽象的‘紅’是個什么樣子,因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黑’一種顏色。我頹然地想:失去了眼睛,實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這時,盲童自言自語地說:“ ‘紅’是流動的,是燙的,是發光的,好美麗哦!”我愕然了,在我們明亮的眼睛中一成不變的事物,到了他的世界里卻具有了這么多種美好的屬性,多么敏銳的感覺。“大哥哥,你聽!”他突然喊道,“你聽,外面有小貓在叫。”我仔細聆聽,卻沒有聽見什么動靜。我茫然地沉默不語。他拉著我的手堅持說:“是有貓叫。”我只好順從地打開門,呀!真有一只凍得瑟瑟發抖的小貓“喵喵”在叫。他失去了眼睛,耳朵卻比常人更能傾聽外界的聲音。我們常常聽到的是誰家在吵架,誰家在打麻將之類的嘈雜之音。他的遭遇使他更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在普通聲音中分辨出最動人最惹人愛憐的聲音。他是用心在領悟這個世界,而我們這些正常人只有運轉我們的感官。他是不幸的,卻又是幸運的。幸運的是比我們多一份細膩的感情,比我們更加珍惜生活的美麗。有一個故事說,鄉下有一位瞎婆婆在自家院門外安裝了一盞燈,她說這是為了過路行人的安全。老人用燈為別人照路。同時也點亮了自己持久不息的生命之燈。我黯然,檢討自己在物欲橫流的商業社會,是否已經迷失方向,已經不能夠承受生活中的平凡之美?1本文敘寫了有關盲童的兩件事:① ② 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2 “他是用心在領悟這個世界,而我們這些正常人只有運轉我們的感官”,這句話是針對文中什么現象而發表議論的? 3棉對這位盲童,每個人都會怦然心動,文中的“我”受到震撼,情緒發生急劇變化,開始“頹然”,而后“愕然”,最后“黯然”,請分別指出產生情緒變化的原因。“頹然”的原因 “愕然”的原因 “黯然”的原因 4文章結尾寫了瞎婆婆點燈的故事,其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