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生·教學設計
師:很好。請你將比喻成地洞的文字讀一遍。 (生讀5、6兩段) 師:這種比喻你同意嗎? 生1:他先將人生比做高塔,現在又成了地洞,我有點不明白。尤其是第6段的最后一句“當死神臨近時,他們會像阿基米德在臨死前那樣提出請求:‘不要弄亂我畫的圓圈’”,這是什么意思呀? 師:哦,這可能首先要知道阿基米德是什么人,誰知道? 生2:他是個科學家吧! 生3:數學家。 師:是的,他是科學家:不僅是數學家,還是物理學家,他的關于浮力原理的發現很有名,被稱作阿基米德定律。“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也是他說的。他生活在古羅馬時代,相傳羅馬人攻陷他所居住的城堡時,他正在沙地上畫幾何圖形,羅馬人殘忍地殺了他,在殺害他之前,他提出的惟一請求是“不要弄亂了我畫的圓圈”! 生4:是說他為了科學,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吧!我有點明白了,勃蘭克斯是指全身心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越鉆研就越深入。 生5:我想要使自己的一生過得有意義,就必須深入挖掘,不斷開拓,也只有這樣,才不會虛度自己的一生。 師:是的!有的人為了勞作、為了事業而忘卻生命,這樣,就使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誰能說說勃蘭兌斯還將人生比作什么呢? 生6:他還把人生比“廣闊的領域”。他對那些無休止的征戰的人們好像持肯定的態度。 師:是嗎,你把這個自然段讀一讀,并說說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的態度。 生6:(讀后回答)從這個句子可以看出:“軍事遠征誘惑著他們,而權力就是他們的樂趣。” 生7:“愛冒險,愛生活,愛爭斗,精力充沛,頭腦活躍……”這一句也可以看出他的這個態度。 師:同學們怎么看待這一問題呢? 生8:征戰,搞侵略,還愛爭斗,老師好像不贊同吧! (生笑) 師:是的,這與我所受的教育有關,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一種單一的規范化教育,同學們現在處于一個多元的社會,大一統的局面被打破。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老師也不會強求你。 生9:其實第7自然段與第5、6自然段是相對的,前面說深度,這里說廣度。 生10:他還將人生觀比作工場。 生11:工場中的勞動的人們,刻苦勤奮,吃苦耐勞。 生12:作者寫他們勞作的情景,著重寫了他們工作的瑣碎、微小,他們的專心、細致、勤奮,以及取得成就的道路的漫長。 生13:我覺得這些人的工作性質和他們的性格好像都是對立的。一方面他們的工作瑣碎、微小,另一方面他們必將經過漫長的道路才能成為大師;一方面他們的工場不大,另一方面卻生活在一個廣大的“空間”。 此環節能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見解,為個性化表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