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詩兩首 祖國、黑人談河流 教學全案
5.合作研討:
詩人所抒發的愛國之情主要是通過描寫俄羅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們的活動來表現出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學生研討后回答,教師明確:
詩歌在對原野景色和農家生活的描述中,隱含著詩人對祖國的真摯感情,即“真實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對祖國的愛”(比勃羅留波夫語),這種愛是真實的,也是最本色的。
6.學生熟讀全詩。
四、指導自讀《黑人談河流》
1.學生自由誦讀全詩,整體感知詩意。
教師提示:這首詩在語言結構上。長句、短句互相交錯,參差跌宕;四個排比句,上半句結構相似,下半句發生變化。均不相同。這樣的變化既有濤行結構整齊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滯化一;既有詩行形式上的跳躍,又不失節奏上的宮商之聲。
2.學生合作研討:
(1)詩人想通過談“河流”來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詩兩次出現有什么表達效果?
(3)全詩的藝術構思是跳躍的,但又有嚴密的思維邏輯。請歸結詩歌內在的思維邏輯。
學生研討,教師點撥:
(1)在《黑人淡河流》一詩中,“河流”是個高度凝練的意象。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歷史的象征。黑人對河流的追溯,就是對自身歷史的追溯。就是對祖先和故土的尋根。
(2)“我的靈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為由于黑人對“河流”(歷史)的見證,人類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靈魂”里有所沉淀。這句詩,是作者代表全體黑人發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種族是有著悠久傳統的種族。這句詩在第二節和第五節兩次出現,形成結構上的前后呼應。
(3)我認識河流——它亙古如斯。比人類久遠——我在河流的哺育下發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見證——因此我認識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靈魂和河流一樣深沉。
3.學生有感情誦讀,體會詩歌深邃中顯自豪的特點。
五、課堂練習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老 馬
臧克家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傘,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它有淚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眼里飄來一道鞭影,
它把頭沉重地垂下! 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1.選出語句分析不當的一項……………………( )
a.“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馬的負重與悲苦。
b.老馬“把頭沉重地垂下”“有淚只往心里咽”,看出老馬逆來順受、不思反抗、心胸狹窄的情態。
c.表面是寫馬,而實際是寫人。寫舊中國備受奴役的勞苦大眾。
d.詩人善于用動詞,“扣”“垂”“咽”等詞語,都深深地烙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