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九年級文言文專題復習資料
【謗譏于市朝】 古義:謗譏:指責 今義::諷刺
【明日】 古義:第二天 今義:將要到來的下一天
【宮婦左右莫私王】 古義:偏愛 今義:自私
二、[翻譯句子]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答:我與城北徐公比誰漂亮?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答:城北徐公是齊國最漂亮的人。
3、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答:命令剛下達,官員們紛紛進言上諫,宮門口和院子里好像鬧市一樣。
4、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答: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戰爭(別國)。
5、今齊地方千里。
答:現在,齊國的土地方圓千里。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答: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失的,授給上等獎賞。(“受”同“授”,授予。這句話表明了齊王納諫的措施、決心。)
7、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答:他的妻子說:“你漂亮多了,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
8、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答:妾說:“徐公哪能趕得上你呢!”
9、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答:客人說:“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10、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答:王宮里的嬪妃以及左右近侍沒有誰不偏愛王的,朝廷的臣子沒有誰不怕王的,全國范圍內沒有誰不對王有所求。
三、[課文內容填空]
1、鄒忌從妻、妾、客對鄒忌及徐公之美的評價中,悟出了一個什么道理?
答:現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往往不會說出事情真相,由此悟出治國道理,身居高位者,難以聽到反映客觀實際的話。因此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
2、鄒忌認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答: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3、從文章來看,你認為鄒忌和齊王各是怎樣的人?
答:鄒忌是一個很有智慧,并善于觀察和思考的人。 齊王是一個心胸寬廣,善聽忠言的明君。
4、鄒忌的“諷諫”藝術在現實生活中有何積極意義?
答:有積極意義,因為在現實中我們總要與人交流,使自己的見解被別人接受,達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如能像鄒忌那樣生動形象地說理,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委婉表明自己看法,定能達到預期效果。
5、中國歷史上不乏忠臣進諫的故事,但他們的命運各不相同,請舉例說明。如果想勸諫成功,需要什么條件?
答:①比干勸諫紂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屈原勸諫懷王連齊抗秦而被放逐。吳子晉勸諫吳王夫差除掉勾踐而身殺戮沒。魏征等直言勸諫唐太宗而有“貞觀之治”。
②如果想勸諫成功,不僅需要臣子以國家為己任,還需要臣子善于進諫,有高超的語言技巧,委婉說理,更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察納雅言,從諫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