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九年級文言文專題復習資料
6、請寫出出自《戰國策》的成語至少三個。
答:狐假虎威、畫蛇添足、鷸蚌相爭。
四、[課文內容理解]
1、面對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贊美,鄒忌從“不自信”到“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
答:圍繞“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來答。示例: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
2、威王一“善”,政局迥異,初時“門庭若市”,后來“無可進者”,請根據“無可進者”寫出“門庭若市”的反義成語 “門可羅雀”或“門庭冷落” 。“門庭若市”體現了威王的“廣開言路”,在我們學過的古文中, 《出師表》 也提到了“廣開言路”的問題?
3、“王”下令是受了誰的啟發?他頒布了什么命令?他為什么要頒布這一道命令?
答:受了鄒忌的啟發;“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讓人們敢于說真話,實現剤國治國安民、繁榮富強。
4、“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說明了什么問題?
答:說明在此之前,齊國的朝政等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5、“此所謂戰勝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戰勝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答:“此”指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這種情況。“戰勝于朝廷”是指內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別的國家畏服。
6、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鄒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齊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請問那句俗語是不是錯了?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答:那句俗語沒有錯。我們可以有新的理解。勸誡別人要看對象,有人適合聽順耳之言,有人則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一定要講究勸誡方式。既然是給別人提建議或意見,又希望被別人接受,最好選擇一種讓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7、鄒忌善于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為。
答:察納雅言(開張圣聽 咨諏善道)
8、鄒忌勸諫齊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答: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規勸齊王,使他樂于接受(或高明在現身說法,使齊王容易接受)。
9、請簡要分析文中兩個人物的形象特點。
a、鄒忌 :①關心國事,具有善于思考,有遠見卓識 ②實事求是,有自知之明 ③深諳ān(熟悉)君王心理,足智多謀。
b、齊威王:他是個明君,有改正缺點的勇氣,振興國家的決心。
《公輸》
一、作者簡介
墨子,(約公元前468年~前376年),中國戰國初期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姓墨名翟。相傳為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是春秋戰國之際墨學派的創始人。
二、詞語積累
[正音]
郢(y?ng) 荊 (j ī ng) 諾(nuò) 輿(yú) 犀(x ī )兕(sì)
糜(m í ) 鱉(bi ē ) 黿(yu á n) 鼉(tu ó ) 雉(zh ì )
鮒(fù) 梓( zǐ )楩( piá n)牒(di é ) 圉(y ù )詘(q ū )
[詞語注釋]
(1)公輸盤:春秋時魯國著名的巧匠,姓公輸,名盤(bān),又寫作公輸般或公輸班,有人說他就是傳說中的魯班。
(2)云梯:攻城用的器械,因其高而稱為云梯。
(3)子墨子:指墨翟。前一個“子”是指夫子(即先生,老師的意思),是弟子們對墨翟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