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九年級文言文專題復習資料
(1)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
答:如今卻犧牲本來就不多的人民去奪本來就多余的土地,不能說是聰明。宋國并沒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愛。
(2)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
答:懂得這個道理,卻不勸阻楚王,不能說是忠誠。如果你勸阻他,失敗了卻放棄,只能不能說是強大。
(3)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答:你自己說講道義不殺一個人而卻要殺眾多的人,不能說是明白事理。
(4)“然,胡不已乎?”
答:但是,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5)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
答:舍棄自己華麗的車子,看到鄰人有破車子便想去偷
(6)舍其粱肉,鄰有穅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答:舍棄自己豐盛的食物,看見鄰人有糟糠便想去偷。這是什么樣的人呢?”
(7)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答:這就好像華麗的車子和破車子相比
(8)荊有長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
答:楚國有松、梓、楩、楠、樟這些大樹,宋國卻連過多的木材都沒有。這就好像錦繡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
(9)夫子何命焉為? 答:先生(有)什么見教呢?
(10)宋何罪之有? 答:宋國有什么罪過呢?
(11)胡不見我于王? 答:何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12)此為何若人? 答:這是什么樣的人呢?
(13)雖殺臣,不能絕也 答: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楚國的抵抗者)
(14)九設攻城之機變 答: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術。
五、[理解探究]
1、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宣傳他的“非攻”思想。
2、哪句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3、公輸班何許人也?楚國攻打宋國的這場戰爭的性質如何?
明確:魯國人。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間稱他為魯班。此場戰爭是“不義之戰”(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
4、哪句話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為和不辭勞苦的品質?(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5、為什么墨子從得到楚國攻宋的消息到見公輸盤,中間只用“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十二字來表達?(因為事情緊急,刻不容緩;墨子一路上的經歷,與文章主題關系不大。)
墨子為什么如此不辭勞苦?(為了實現“兼愛”、“非攻”的思想)
6、文中哪句話揭示了事件的結果?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7、 請以“這篇課文敘述了________的故事,表現了________” 概括課文的內容。
如:這篇課文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善辯。
8、談談你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看法
墨子:機智多謀、無所畏懼、鎮定自若
公輸:頑固、陰險、狡詐 。在民間傳說中是能工巧匠,是正面形象,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既要為楚國制造云梯攻打宋國,爭取楚王寵信,又要標榜自己有“正義感”。
楚王:虛榮、愚蠢、陰險、狡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