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與智慧》教學設計
2、各小組搶答有關智慧與學問及其關系的名言警句。
智慧勝于知識。 ——【法】帕斯卡
知識可以言傳,但智慧則不然。人們可以去發現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強,憑借它去創造奇跡,但卻無法把它交流和傳授。 ——【德】海 塞
知識能夠誘發智慧,是打開智慧大門的鑰匙,但它不等于就是智慧。——【 日】池田大作。
知識越多越驕傲,智慧越高越謙虛。 ——【美】柯珀
二、閱讀課文,學習字詞,疏通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學習文中字詞,疏通文意。
檢測:1、提問注解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要求學生口頭搶答。
2、 課堂練習一,注音。各小組分別出一個成員搶答(最先的三個到黑板上書寫)。
晦塞(sè) 陶冶(yě) 犀銳(xī) 譬如(pì) 大郤(xì)
大窾(kuǎn) 探驪(lí)得珠 矻矻窮年(kū) 字字珠璣(jī) 讀書得間(jiān)
3、 課堂練習二,默寫下列詞語。各組組長互改默寫,組長批改自己組員的默寫并督促幫助訂正好。
陶冶 燭照 淵博 犀銳 晦塞 籠罩 熔爐
疆域 遠瞻 書櫥 映射 斧鑿 肥皂泡
博而寡約 瞬息幻滅 推陳出新 寸積銖累 食古不化
融會貫通 舉一反三 兩腳書櫥 冬烘先生 矻矻窮年 無關宏旨 探驪得珠
物競天擇 勞而無功 讀書得間 鞭辟入里 高頭講章 讀破五車 浮光掠影
三、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1、學生活動:(1)請一個同學就自己平時的認識來說說什么是學問,什么又是智慧。
(2)自讀課文,理解作者認為的學問與智慧的概念。教師板書:
學問:工具
智慧:能力
(3)找出各段中心句或關鍵詞語,并根據這些句子或詞語畫出知識線。
各組推選代表在黑板上板演知識線,其他組員可以上去補充或修改。最后選出一條與課文最貼近的知識線以供大家參考或筆記。
第1段:學問與智慧有顯然的區別。
第2段:有人以為學問就是智慧,其實有學問的人何曾都有智慧?反過來說,有智慧的人也不見得都有很好的學問。
第3段:學問是不能離開智慧的,沒有智慧的學問,便是死的學問。
第4段:世間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書。
第5段:學問固然不能離開智慧,同時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
第6段: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籠罩學問、透視學問、運用學問。
(特別注意第2段中心句應該是兩個,第6段的中心句在段末)
學問與智慧 我們不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