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分類例說與實戰(思鄉詩)
月夜億舍弟 (唐)杜 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1)這首詩的題目是“月夜”,詩人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這樣一幅秋天邊塞圖景,詩人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2)明明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為什么詩人卻偏說“月是故鄉明”?這樣
9、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夜 半 樂 (宋)柳 永
凍云黯淡天氣,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渡萬壑千巖,越溪深處。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鹢、翩翩過南浦。 望中酒旆閃閃,一簇煙村,數行霜樹。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紗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 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嘆后約、丁寧竟何擾!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凝淚眼、杳杳神京路。斷鴻聲遠長天暮。
(1)詞的下片由景入情,寫去國離鄉的感慨,用“到此因念”四個字展開,你認為這一片精煉傳神的字有那些?為什么?
(2)柳永詞善于鋪敘,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漁家傲•寄仲高 (宋)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1)這首詞體現了詞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賞析“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兩句。
參考答案
1、(1)詩人通過比較故鄉中原物候來寫異鄉江南的新奇,抒發了詩人懷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驚新而處處懷鄉。
(2)二、三兩聯借景抒情(“以樂景襯哀情”),詩人借江南早春,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美景,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最后一聯直抒胸臆。
2、①“濕”、“寒”二字,這兩個字寫出了當時夜已深而人未寐情景,既寫出了妻子思念自己的時間之久,又寫出了妻子思念自己的感情之深。
②同意。詩人遠在長安,不寫自己望月懷妻,而將相思之情幻化為生動具體的生活圖景,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兒女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子的孤獨凄然,進而盼望聚首相倚,雙照團圓。詩中之情景,為月夜獨有,因此,清人浦起龍的評價是正確的。
3、(1)“寒燈”二字,渲染了旅館的清冷和詩人內心的凄寂,表現了詩人在除夕之夜,寒燈只影難于入眠的情景。
(2)特點是: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對寫法”。詩人寫故鄉的親人在這個除夕之夜想念著千里之外的“我”,其實,這也正是“千里思故鄉”的一種表現,這樣寫,把深摯的情思抒發得更為婉曲含蘊。詩中寫的是親人除夕之夜想念著千里之外的“我”,其實恰恰是詩人自己感情的折光。
4、(1)詩人描寫遙望家鄉的視線被碧山、暮云層層阻隔,給人以故鄉遙不可及之感,突出了詩人歸鄉無計的無奈和痛苦,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深摯濃厚的思念之情。
(2)這首詩屬于第一種寫法。詩人寫空間距離之遠,遙望家鄉的視線被碧山、暮云層層阻隔,給人以故鄉遙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詩人歸鄉無計的無奈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