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詠江南》
【自學指導】1.了解張養浩的文學地位,通過誦讀品味課文用詞簡潔、語言上口、句式整齊的特點。
2.體會課文的寫作角度,理解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感受這首曲子描繪的意境。
3.充分感受這首曲子流露出的熱愛自然、關注民生的思想情感。
【重點難點】
1.重點:誦讀領會古詩詞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賞析的方法。
2.難點:體味曲中作者“愛殺江南”所蘊含的感情。
【正音正字】 芰jì 飐zhǎn
【詞語積累】
煙水:江南水氣蒸騰有如煙霧。
晴嵐:晴天山林中的霧氣。
畫檐:繪有花紋、圖案的屋檐。
芰荷:指菱角與荷花。芰,菱角。
【朗讀課文】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瓷锄t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愛殺江南。
【譯文】
滿江的煙波和岸邊山中的霧氣相映,兩岸人家屋檐相連。江面上荷花叢生秋光恬淡,看沙鷗正在江面上飛舞盤旋。時風從卷起的珠簾飄出有十里遠。畫船兒好像從天邊駛來,酒旗兒迎風招展。真愛死個人啊,江南!
【課文分析】
張養浩的《水仙子•詠江南》是一首描寫江南水鄉秋光的散曲。此曲寫秋,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態,詩情畫意,風格清逸,情調歡快,音律和諧。打破傳統詠江南詩詞的寫法,描寫時遠時近:望大江遠山,寫兩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放縱開去,極目天際之畫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簾,于是一片江南秀麗風光,便一覽無余。流水生煙,山嵐聳翠,一動一靜:畫檐芰荷,安靜恬淡,而沙鷗在舞,珠簾在卷,畫船由天邊馳來,酒旗在風中招展,又于寧靜之中,顯出一派生機。
首句“一江煙水照晴嵐”,展示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晴日照射,氤氳蕩漾,煙水迷茫。
次句“兩岸人家接畫檐”,與一句對偶,寫出在煙水迷茫中描畫精雕的房舍密接不斷。
接著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
三句“芰荷叢一段秋光淡”,“淡”用得好,把溫柔鄉的濃郁春光沖淡了,仿佛有抿去囂擾的意味,更增添了幾許詩意盎然的搖曳之姿。
四句“看沙鷗舞再三”,平添了幾分閑適自得的怡然之味。
五句“卷香風十里珠簾”,這是“十里香風卷珠簾”的倒裝,化用李清照的“簾卷西風”,暗示此地的富麗,又與前面的畫檐人家相呼應。
六七句“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不僅字面相對,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對應,一方頻頻召喚,一方倦旅來投。
八句“愛煞江南”,總結心得,由客觀觀察轉回主觀感受。
在寫景的層次上,作者由荷塘做中心,再寫荷塘堤上起舞的沙鷗,然后又由荷香延伸到周圍,進而延伸到天邊,由中間到四周層層展開,一點到面連及整個江南。
前五句寫景由遠而近,從大到小,寫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寫遠方的畫船,第七句又近寫村落酒店酒旗,極富條理性和層次感,表達了歡快的格調。
【思維訓練】
1.這首曲子,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風景圖畫?
這首曲子,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秋色圖畫,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2.用散文語言來描繪曲中的江南美景。
江面經晴日照射,騰起了薄薄的煙霧,岸旁的山影映入水中,氤氳蕩漾,更顯出煙水迷茫.之致。兩岸精雕的房舍密接不斷,秋光疏淡。放眼游觀,江面上荷花叢生秋光恬淡,看沙鷗正在江面上飛舞盤旋。時風從卷起的珠簾飄出有十里遠。畫船兒好像從天邊駛來,酒旗兒迎風招展。靜靜地品味這一份無所事事的悠閑,何等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