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教學設計
二、讀懂課文:
1.指導學生朗讀第1段并疏通文義。
(1)讓學生試譯,師生共同研討。
明確
①“黑質(zhì)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關(guān)系。
②“得而臘之以為餌”中“而”表示承接關(guān)系。
③“以嚙人”中的“以”假設連詞,如果。
④“可以已大風”中的“可以”,是“可以用來”,今義“可以”是“能夠”的意思,是一個詞。“已”是止,這里指治好(病)。
“臘”,干肉,名詞,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把肉晾干”。
⑤找出寫“蛇毒性之劇”的句子。(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⑥找出寫“蛇的醫(yī)療功效”的句子。(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殺三蟲。)
(2)提問:蛇毒性如此劇烈,永州人為何“爭奔走焉”?
明確:因為“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捕蛇可以“當其租入”。
(3)小結(jié):文章一開始敘述異蛇毒性之劇及其特殊的醫(yī)療功效是為下文作鋪墊。關(guān)鍵是“當其租入”和“永之人爭奔走焉”這兩句——捕的蛇可抵交租稅,永州的人才爭著去做捕蛇這件事。這就暗示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作者字字都是客觀敘述,而全文主旨已寓其中。
2.指導學生朗讀第2、3段,并疏通文意。
(1)讓學生試譯,師生共同研討。
(2)這兩段內(nèi)容還比較簡單,學生對照書下注釋,可自行翻譯。
重點注意下列幾個加點詞的意義:
嗣:繼承。
戚:憂傷。
悲:同情。
若毒之乎:若,你。毒,怨恨。
(3)提問:根據(jù)蔣氏的自訴,你如何讓理解他所說的“利”?
明確:蔣氏祖孫三代因捕蛇這差事兒獨享好處,令人羨慕。可捕蛇人說出三代人的遭遇,兩句話中連出三個“死”字,卻又令人感到捕蛇之可悲。三個“死”字揭示了事情的本質(zhì):原來所謂的“利”是用祖父、父親的生命和自己的九死一生換了來的。
(4)提問:說這些話時捕蛇人的神態(tài)如何?為什么會這樣?
明確:“甚戚”是些捕蛇人的答話時的神態(tài)。剛一提到這個話題,用他就顯得“甚戚”,可見觸及了他的痛處,內(nèi)心極度悲傷而流露在外貌上。
3.指導學生朗讀第4段,并疏通文意。
(1)指名朗讀。
(2)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汪然:眼眶里含淚的樣子。
生之:讓我活下去。生,使……活下去。
向:先前。
病:困苦不堪。
鄉(xiāng)鄰之生日蹙(cù):蹙,窘迫。日,用作“蹙”的狀語,一天天地。
殫(dān):盡。
廬:家,屋舍。
犯:冒。
藉:原指用草編的墊,文中用作動詞,“墊著”;“相藉”,相壓。
蓋:句首助語詞。
熙熙:快樂的樣子。
(3)翻譯這一段文字
(4)提問:本段主要寫什么?說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話作答)
明確:本段主要寫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賦重壓下“非死則徙”的悲慘遭遇;說明苛賦之害比毒蛇之害更為厲害,更加可怕。
4.提問:2、3、4這三段是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作者是如何巧妙深入的?
明確:由捕蛇“當其租入”引出“專其利三世”的蔣氏訴說,“更若役,復若賦”的建議,引出了下文蔣氏大段催人淚下的哭訴。有力的控訴了封建統(tǒng)治者苛征重賦的罪行。
三、布置作業(yè)
1.整理2—4段的翻譯。
2.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指名分別朗讀并翻譯1—4段的內(nèi)容。
2.用一句話分別概括1—4段的內(nèi)容。
二、讀懂課文第5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理解下列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