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第五框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學生3: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面,但經濟建設是基礎,經濟現代化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物質前提,所以,經濟建設處于中心地位。
學生4: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學生5: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于自己的發展。這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這是我們能夠經受住國內外嚴峻形勢考驗的根本原因。
教師歸納:一是必要性。(1)從理論上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2)從現實看,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于自己的發展。(3)從法律上看,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二是意義。(1)從政治上看,它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2)從經濟上看,它能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3)從全局(整體)上看,它能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綜上所述,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下面,我們再來學習第二個內容:作為立國之本的四項基本原則。
3.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板書)
教師:那么,四項基本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呢?
學生: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教師:為什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呢?
學生:這是因為:第一,社會主義既要大力發展生產力,盡快實現現代化,又要使現代化的成果真正屬于人民,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這就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第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千百萬人民的事業,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需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這就必須有人民民主專政作保障。
第三,中國共產黨是現代化宏偉藍圖的設計者,也是這場偉大的歷史變革的領導者和中流砥柱,因此,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在全國人民中形成共識,就必有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教師:(總結)四項基本原則,猶如社會主義大廈的四根擎天柱,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如果動搖了其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化事業。所以,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基本點"之一,我們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那么,為什么還要堅持改革開放呢?
4.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板書)
(1)過去我們搞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使我國的生產力得到了解放,所以革命是解放生產力。現在我們搞改革,是為了建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體制,以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實現現代化的歷史要求,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2)我國的改革決不是要動搖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和制度的前提下,使各種具體制度和具體管理形式逐步完善,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樣做,恰恰是為了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