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八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
內容標準:
三 4.5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狀況,了解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法律,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教學目標:
(一)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自身做起,為依法保護環境盡到自己應有的責任;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
(二) 能力: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認識身邊的環境問題,增強分辨是非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知識:了解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知道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懂得環保行動中自己的責任。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關愛大自然 保護大自然”的第二課時,第一課時主要講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德規范。本課時是從法律層面上講述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我國依法保護環境的基本措施,增強學生依法保護環境的意識,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為依法保護環境盡到自己應有的責任。本課的兩個課時的內容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也是本單元知行合一教育目標的落腳點。
第一層次“我國已形成了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我國目前環境保護的立法狀況,了解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
第二個層次“我為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做貢獻”主要幫助學生增強依法保護環境意識,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從自身做起,依法保護環境。
教學活動
課前:拉近師生距離,問:同學們好,大家對電影感興趣嗎?我就先來發個《葉問》,你們是90后,我是80前,咱們相聚一起是部什么電影呢?••••••我們這些《大兵小將》今天組建的思品課堂,必定《非常完美》。
(一) 導入:圖片對比,震撼心靈,引發思考:如何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請看一組對比圖片
問:如果你就生活在圖片所在地,你愿意生活在哪里?
生:好的環境中。
為什么?—— 破壞嚴重
師:我們都希望生活在優美的環境當中,但是如今人類確實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我們不得不思考:要做到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僅需要遵循人與自然的道德規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還需要法律保障,今天讓我們吹起《集結號》,一起
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
(二)、集結號——環保法律
師:我來自淄博,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家鄉,在過去,環境污染曾讓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工業城市蒙羞,讓我深感憂慮,請看一段資料(播放視頻 )而如今,我的家鄉正以壯士斷臂的氣魄,展開了亙古未有的環保大決戰。請看材料及問題要求
展示材料:淄博以鐵腕治污的氣魄,對中心城區近郊16家水泥企業的44條生產線進行搬遷、轉產,不是企業消滅污染,就是污染消滅企業。僅XX年淄博就關掉污染型企業1000家,折合人民幣約25億元,因為環保問題被拘留和逮捕的共60人。“今年你達標了嗎?”幾乎成為基層責任領導相互問候的流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