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第五課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自古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共同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華文化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我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對推動世界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一個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堅定的民族志向,遠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偉業,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一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肌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最之源;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我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
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歷史使命,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標
從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飽受磨難而更加興旺發達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巨大威力;
結合各個民族對中華文化所作的獨特貢獻的史料,體會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創造的;
從歷史、文學、軍事、科技等方而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
從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方面,感受中華文化特別是優秀傳統美德對我們產生的深刻影響。
能夠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對于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從古典史籍和現實生活中,體會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及其偉大作用;
結合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體會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了解中華傳統美德的基礎上,增強對其認同感并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
體驗中華民族精神對于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認識到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難點: 傳統美德,薪火相傳
民族精神我傳承
三、教學方法
結合學案,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小組討論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檢測相關基礎知識,并解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作適當點撥
四、教學準備:課件、課堂練習、學案
五、教學時間:
第五課第一框《燦爛的中華文化》教案
一、導入新課
【播放《北京申奧宣傳片》】
1、在張藝謀導演的申奧宣傳片中,你看到了哪些中華文化呢?
2、除了剛才大家提到的這些,你還能列舉身邊其它的中華文化嗎?
【贏得XX年世界博覽會舉辦權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