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政治復習提綱2
第二、學校保護:①含義:指學校等教育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并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的保護;②學校保護的內容: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教育、發展、人身權利、人格尊嚴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主要包括:第一,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保證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第三,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第四,保護未成年人在學校活動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③地位和作用:學校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方面。學校是對未成年人實施教育的機構,對未成年人的培養教育負有重大的責任。
第三、社會保護:①含義: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全社會要創造一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②社會保護的主要內容: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方面。第一,保護未成年人身休的安全與健康;第二,保護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靈健康。
第四、司法保護:①含義: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專門的保護。②司法保護的主要內容:第一、辦理未成年人的案件,實行有別于審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第二、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第三、對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免除收容教養,或者服刑期滿釋放的未成年人,應做好安置工
作,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第四、人民法院處理繼承案件與離婚案件時,要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和受撫養權。
14、了解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自覺抵制“黃、賭、毒”和邪教等不良誘惑。(七下第七課85,第八課102,七上第八課81)
一、違法行為的含義、分類
1.違法: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2.違法行為的分類:
①根據其違反的法律,可以將違法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根據.違法行為的情節和社會危害性來劃分。可以將違法行為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的情節比較輕微,對社會危害性較小,因而被稱為一般違法行為。而刑事違法行為被稱為嚴重違法行為,也就是犯罪行為。
③違反憲法的行為同樣是違法行為,也要受到追究。
二、一般違法行為 對社會危害性不大,情節輕微,沒有觸犯刑法,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的,是一般違法行為。
三、犯罪的含義及三個特征
①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②犯罪的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第三,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當罰性,是犯罪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區分犯罪與非犯罪的標準。
四、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與聯系:
不同點含義 社會危害 觸犯法律 處罰方法 二者聯系 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