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第一框《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教案設計
3、 我們以心靈為筆,以生活為紙,畫出自己的理想藍圖。畫出后以紙為載體把他反映出來,分別填出學業、事業、家庭、休閑、自我成長的目標,并在全班交流。
4、歸納:剛才從大家活動中我們看出:理想就是我們在學業成就、未來理想、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標,代表著我們對生命的一種盼望,反映了我們對生活的一種積極態度。
板書:什么是理想
活動二:欣詩明理
過渡:說起理想,在老師這里有一首著名詩人流沙河的一首詩-----《理想》:
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了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光明。
這首詩說明了什么?
小結:這首詩說明了理想的作用?理想有什么樣的作用,我們一起來看一則材料。
活動三:小張報考研究生的事例
1、 請同學們閱讀小張的故事,思考后面的三個問題。
(1) 在確定報考研究生以前,小張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
(沒有目標、沒有動力、無所事事、輕松度過)
(2)面對別人的嘲笑,小張為什么能夠一笑置之?
(小張樹立了考研究生的理想后,就產生了一種穩定、持久的內在激勵和前進的動力,因此,他能排出各種干擾。在面對別人的嘲笑才能一笑置之。這體現了理想的導向和調控作用。)
(3)在確定了報考研究生的目標后,小張的目標發生了哪些變化?
(小張每天傍晚背著書包上晚自習;周末,別人忙著跳舞,結伴外出游玩,他堅持準時走進教室,兩年后,小張實現了他的理想。)
2、 對比小張前后的變化,說說有理想和沒理想的區別?
小結:有理想是能激勵我們不斷超越自我,讓我們充滿了實現自身價值的喜悅,使我們的人生充滿幸福;能推動社會向前發展。沒有理想,就會使我們缺少一種穩定、持久的內在激勵,容易受到各種干擾;沒有理想,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就會缺少前進的動力,甚至迷失方向。
板書:理想的作用
過渡:我們知道理想對人生來說太重要了,那又該如何去實現我們的理想呢?我們去看這柏惠、韓澎、宋哲三人的事例。
活動四:“他們的理想能實現嗎”
1、現柏惠、韓澎、宋哲三人的事例,分小組討論后面的問題。
(1)對他們的理想有什么看法?
(三位同學樹立理想是對的,但他們樹立理想時,只看到自己的有利的條件,沒有看到不利的條件。)
(2)認為他們的理想能實現嗎?
(柏惠的理想可能會實現,韓澎和宋哲的的理想難以實現。因為理想實現的因素很復雜,有的是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如社會環境、機遇、家庭背景等;有的屬于個人條件的限制,如性格、智力、身高等。韓澎受自身重要條件的限制、宋哲受到外在因素的限制,因此,他們很難實現。)
2、從這案例中我們得出什么結論?
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必須全面分析自己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過渡:從剛才的討論中我們知道,要成才,首先確定目標,然后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或途徑去實現。也就是說要對自己的人身做出規劃。
板書:通向理想之路
活動五:讀名言,析道理
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