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知識點梳理
5、中華文化的地位、作用與影響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⑵、幾千年來,中華文明之所以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⑶、中華民族優良的歷史文化傳統,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獲得發展,不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而且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二、中華美德的薪火代代相傳1、什么是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道德的精華就是中華傳統美德。2、中華民族有哪些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表現)?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趣,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昂揚銳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政風范,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奮不顧身,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等等。3、中華傳統美德的品質與特性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同時,中華傳統美德也具有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其內容和形式也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特性。例如,愛國的傳統美德,封建朝代往往與忠君相聯系,今天我們講愛國,則與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等有機統一的;現在我們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也不是要求過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主張適度消費、理性消費等等。三、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1、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肌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2、中華民族精神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作用:⑴、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質,堅定的民族志向,遠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偉業,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⑵、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不竭力量之源。中華民族曾歷經無數考驗,面臨種種巨大的災難,但中華民族總是知難而進、百折不擾并最終在挫折中奮起。其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3、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得以不斷豐富和發展。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身上的民族精神。⑵、新中國成立后: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集中體現。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求知精神、科學精神、服務精神、開拓創新精神等大大增強。這些精神素質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蘊涵更加豐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優秀傳統的同時更具現代氣息和時代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