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理解國策
(3)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的要求:
(1)既要積極敞開國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 (2)既要借鑒、吸收一切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東西。 (3)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
6、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①根本原因;②其它原因)
二、我國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
1.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占主體地位。具有關鍵性作用。
2.國有經濟的地位: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國有經濟的作用:①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積聚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控制國民經濟的命脈;②擔負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的重要任務。③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關鍵性作用。
3. 非公有制: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及作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4.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分配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我國的經濟制度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公有制經濟只能是按勞分配,非公有制經濟只能是按生產要素分配,
5.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國內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利的機關。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機關。
我國是法治國家,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行使立法權。
作為國家的主人,關心國家大事,參與國家管理,依法行使監督權,既是我們參與政治生活的表現,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1)人民是怎樣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
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再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各項權力。
(圖示理解: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主要職權有:
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立法權;任免權;重大事項的決定權、監督權。
(3)人民代表大會與其她國家機關的關系:其他國家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他監督,向它報告工作。
(4)全國人大同其他中央國家機關的關系:
全國人大,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其它中央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他監督。國務院、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高檢察院都要向它報告工作,全國人大有權對國務院及其各部門提出質詢案。
(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相應的自治區域,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