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理解國策
(1)要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2)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3)實施科教興國,關鍵是落實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6.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關鍵是什么?為什么?
實施科教興國,關鍵是落實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只有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才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變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
7.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我們要樹立崇高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掌握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專業技能,確立正確成才目標,勝任時代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
五.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的人口國情。人口問題是發展問題。
(1)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
(2)我國人口現狀的一般特點還有: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別比例失衡。
(3)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帶來的影響: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從人均生活水平、就業壓力、社會保障壓力、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壓力來回答。)
(4)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5)實行計劃生育的意義:第一,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第二,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第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我國的資源國情: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
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科學,浪費、損失嚴重。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資源問題也是發展問題。
3. 我國環境問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1)我國的環境問題的表現:污染物排放總量還相當大;工業污染治理任務相當繁重,城鎮生活污染比重明顯增加;水質,土質污染日漸突出,影響人體健康和產品出口;水土流失嚴重,荒漠化加劇。
(2)環境問題的危害:①威脅生態平衡;②危害人類健康;③直接制約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我國環境形勢的總體特點: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
(4)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環境問題是發展問題
保護環境直接關系到現代化建設的實現和中華民族的復興。
①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②加快經濟建設,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絕不能把環境保護同經濟建設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③保護環境,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直接關系到現代化建設的實現和中華民族的復興。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國情,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4.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