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 世界舞臺上的中國教案
知識整理 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面臨的機遇
(1)相對穩定的國際和平環境
(2)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
(3)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4)中國加入wto
2.面臨的挑戰
(1)我國經濟、科技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2)自身建設存在不少困難,如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
3.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落實知識點。
附錄
1.朝核六方第二輪北京會談取得重要成果
新華網北京2月28日電 第二輪北京六方會談28日下午在釣魚臺國賓館落下帷幕。會談通過了《主席聲明》,就成立工作組達成一致,各方同意下輪會談于6月底前在北京召開。對于這些重要成果,此間專家紛紛作出積極評價。
發表《主席聲明》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季志業:《主席聲明》是六方會談去年啟動以來首次以書面文件形式確定會談的成果。這既總結了首輪和本輪會談結果,還為下一輪會談奠定了起點,避免在某些問題上反復糾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查道炯:有了共識才能有以《主席聲明》形式出現的共同文件,這說明各方都表明了積極的態度。同時,聲明還提出了某些具體目標,這與第一輪六方會談相比又是一大進步。
確定下輪會談時間地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這說明各方通過本輪會談,增加了共識,對未來形勢的可預見性提高了,繼續和談進程的信心增強了。這也相當于設定了一個大略的時間表,使各方加快推動和談進程的工作。
國防大學軍事專家:下輪會談定在北京舉行肯定了中國在六方會談中發揮的作用。關鍵是在此后幾個月中,各方應通過工作組等渠道,共同努力,繼續增加共識,加強互信,確保下一輪會談如期舉行。
成立工作組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地區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峰:工作組不僅能為下一輪會談作出安排,還可以幫助各方充分利用兩次會談期間的時間進行溝通,增加和談進程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四川外語學院國際問題專家王魯南:成立工作組不僅有助于使會談機制化,還能有效地促進朝美雙方,乃至朝日、朝韓等各方之間的溝通,形成危機解決機制,防止已經緩和的局勢出現反復。它甚至可能推動六方會談形成一個地區安全活動機制。
但是,正如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在會談閉幕式上所說,半島核問題與諸多歷史和現實矛盾相互交織,目前分歧,甚至嚴重分歧依然存在,不能指望通過一兩次會談就能徹底解決。需要各方在承認分歧的基礎上,以建設性的姿態逐步縮小分歧,擴大共識,共同走出一條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道路來。
專家們也指出,雖然會談取得了重要成果,但關鍵還在于各方,尤其是朝美雙方通過切實努力落實已經達成的共識,就實質性問題展開進一步磋商,尋求朝核問題的最終解決。
2. 朝鮮核問題由來
朝鮮核問題由來已久。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以其衛星照片為據,懷疑朝鮮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設施,揚言要對朝鮮的核設施實行檢查。朝鮮反復聲明它沒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時指責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威脅它的安全。由于朝鮮同韓國簽訂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訂核安全協定并同意接受檢查,朝鮮半島的緊張氣氛才有所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