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
得出結論: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推進改革開放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是生產力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
要發展科技必須重視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首先提問: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什么?
學生回答,以此來引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設疑:如何處理經濟和教育的關系?討論兩種不同的觀點導出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重要性:
利用活動——演講:“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來讓學生感受教育在發展科技、人才培養、提高現實生產力和國際競爭力、提高國民素質等方面的重要性。
得出結論: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學生討論:對教材中的四名“大學生”、在職“充電”、“銀發大學生”等現象進行討論得出結論:教育越來越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收益的財富。
教育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教育有利于個人的發展,與廣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勵學生一定要抓住初中階段美好的學習時光,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所以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要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是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的軌道上來。而要這樣做,就要真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戰略主動地位。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必須堅持。
師生共同列舉科技興業的具體事例,說明科教興國的意義。
科教興國
黨中央、國務院站在時代的高度,分析了全球范圍內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對各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量,以及對我國的嚴峻挑戰,審時度勢,提出了科教興國的重大決策。
分析教材中某藥廠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和列舉正面事例導出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得出結論:要推進科教興國,就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總結新課]
總之,發展科技、教育,是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我們要堅定不移的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體制的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鞏固練習] 略。
第四框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板書設計
一、我們共同的家園
我國的資源現狀(資源國情)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人口 1、必要性
only one earth →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2、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的含義
環境 科學發展觀 3、重要性
4、落實具體行動——我們能夠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