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同在陽光下
第三單元 同在陽光下第七課 關注弱勢群體1.我國弱勢群體產生的原因是什么?(p46第一段)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同時受歷史、自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發展方面還有較大的困難。2.弱勢群體的含義、特征各是什么?(p46第二、三段)(1)含義:弱勢群體,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無法維持個人及其家庭成員最基本的生活水準、需要國家和社會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社會群體。 (2)特征:其一,社會弱勢群體是其個人及家庭生活達不到社會認可的最基本標準的群體;其二,社會弱勢群體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目前的弱勢地位;其三,要改變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需要國家和社會力量給予幫助或支持。3.在我國,弱勢群體包括哪些人?其主體是什么人?(p46第三、四段)⑴在我國,弱勢群體包括農村貧困人口、城市下崗失業人員、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身患疾病和身有殘疾的人以及遭遇災禍的人群等。⑵弱勢群體的主體是農村貧困人口和城市下崗失業人員。4.在城市的農民工主要面臨哪些困難?(p47)遠離家鄉,舉目無親,遇到困難無人關照;工資待遇比較低,生活條件艱苦;缺乏醫療保障,就醫困難;離開戶口所在地,子女入學受到限制等。5.在我們同齡人中也有弱勢群體。(p49、p51)(1)我們的一些同齡人,還生活在艱苦的環境中。(2)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許多少年兒童生活在困境中。疾病、失學、貧窮、戰火等是導致他們身處困境的原因。6.你的周圍有哪些少年兒童處于不利的境地?p51留守兒童、失學兒童、流動兒童等第八課 日月無私照1.人的平等體現在哪里?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為基礎,體現為人格和各項基本權利的平等。(p52第一段)2.平等的真諦是什么?⑴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在種族、民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差異,但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權利和人格尊嚴。(2)每個人都應當享有被尊重的權利。現實的境遇,不能成為一個人獲得人格尊嚴的條件。人格尊嚴的獲得,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在社會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都平等地擁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權利。3.維護社會成員的平等有什么重要性?維護社會所有成員特別是社會中處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嚴和基本生存條件,使社會每一個成員享有均等的發展機會,獲得平等參與社會的能力,這是一個合理社會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也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只有維護這些權利,才能保證社會的公平和正義。4.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國人民的平等做出了哪些努力?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為人民當家做主提供了政治保證。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通過政治制度、憲法、法律等手段維護公民的各項權利,使全體人民都能夠表達自身意愿,維護自身權益。 5.我國社會存在不平等現象的原因及其表現是什么?⑴雖然我國公民在基本權利的享有上是平等的,國家也在為公民實現這些權利創造著各種條件,但受到自然和歷史等方面條件的限制,加之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制度建設還不夠完善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