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課《可持續發展》說課稿
4、反饋教學法。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師根據信息反饋,及時鼓勵或糾偏或彌補,使學生認知得以提高,從而升華教學。
(二)、說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強調:“教的最優化必須落實到學的最優化”。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認為,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而是要有機滲透于教學過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通過“問題——探究”教學途徑,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釋疑中達到“問題由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疑難由學生解決”的目的,把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積極體驗中學會學習,善于學習。
本節課,我采用小組討論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方法來培養訓練學生的責任意識,達到教學目的。同時,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膽量,從而達到積極主動和樂于學習的目的。
(三)、課時安排
關于本課的教學安排問題,由于《思想品德》課每周安排2課時,時間緊,因此每課只能安排2課時。本節課是第1課時,主要以討論和講解為主,同時用課件展示內容。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分為2課時,本節課說的課題是第一課時。
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第1課時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情境感受和討論中學習各知識點.幫助學生認識讓學生認識實行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做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首先是導入新課。(課件展示,本環節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和討論法)。
1、通過“探究活動一”的幾組圖片來了解我國的人口國情,和我國人口狀況的特點。
2、通過“探究活動二”讓學生知道計劃生育是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途徑,且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從而感受計劃生育的重要性。
3、通過“探究活動三”的幾組圖片和相關數據來了解我國面臨著嚴重的環境資源問題,和了解我國的資源國情。
其次,重難點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法)以“探究活動四”來突破本課的重點:讓學生如何做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探究活動 四:我國及我們的對策
(1)設計目的
該活動通過討論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增強理論聯系實際 的能力
(2)過程指導
第一步,學生分組討論我國對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對策及我們的對策。
第二步,每組派出代表陳述本組了解的對策。
第三步,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和點評各組所陳述的好點子的共通之處。討論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出節約資源的金點子。
第四步,教師總結、點撥。
值得注意的是,在討論中,我會特別強調兩點:1、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2、敢于爭論,只有爭論,才使一些觀點更加鮮明,最終才能得出共同的結論,也使錯誤的見解對同學有警惕。(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