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課 東西南北
教師提問:材料中,巴基斯坦總統認為怎樣消除世界貧困問題?
學生回答。
學生活動:拓展交流。小組交流近期搜集整理的各國為消除貧困采取的積極舉措。
教師提問:材料中,阿根廷總統認為怎樣消除世界貧困問題?
學生回答。
此環節,讓學生明確消除貧困問題的兩條途徑:首先,發展中國家進行大膽改革,承擔起發展本國經濟的主要責任。其次,國際社會加強交流,擴大互利合作,尤其需要發達國家承擔起應有的義務和責任。
教師: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局面。無論是富國還是貧國,都被經濟的紐帶拴在一起,形成休戚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因此,世界各國、各地區必須攜起手來,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促進全人類的共同發展,才能最終實現消除貧困的目標。
活動:學生結合教科書中的資料,討論經濟全球化給各國帶來的好處。
教師總結:經濟全球化使各國和各地區間的資本、資源、科技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技術和信息的全球共享,有利于提高國際合作的質量,促進各國經濟的合作與發展,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努力加強與世界各國經濟的聯系,謀求國際合作,這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自身經濟的重要手段。
多媒體展示:
XX年,世界年gdp總額高達36萬億美元,但是財富的分配呈現兩極分化。“七國集團”(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占世界人口的11%,gdp占世界的6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1%,gdp占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人口占9%,gdp占5%。
針對上述材料,兩名同學對參與經濟全球化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a:在經濟全球化中,發達國家占絕對優勢,這對發展中國家太不公平了。發展中國家不參與也罷。
b:發展中國家應認清目前的機遇與挑戰,發揮自己的優勢,保護自己的利益。
你贊同哪位同學的意見?請說說理由。
學生交流。
此環節是在幫助學生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不僅是機遇,還有激烈殘酷的挑戰。發展中國家應更加努力,迎接挑戰,獲得發展。
活動:學生分組競賽,列舉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舉措。
教師根據學生了解的情況,補充相關信息資料。
環節二:維護利益
活動:
1.分組展示課前搜集的中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
2.討論各國怎樣避免發生爭端?
學生交流。
此環節主要是幫助學生認識到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平等、公正、合理的基礎上,實現各國之間的互惠、共贏和共同繁榮。各國要共同遵守國際法律規則,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共同建立和維護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