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學歷史教學的反思
又何談“基本”,又何求興趣與能力?而當學生上了高中,幾乎沒有學生甘居60%之列,也沒有哪位教師只抓40%。于是高考試題也就成了中學歷史教學對所有學生的要求,如此居高不下的難度,使廣大學生忽視了基本的歷史知識的學習和基本能力的訓練,逐步陷入了片面追求高、難、深畸形發展的境地。 中學歷史教學的講壇該不該成為自由論壇?中學歷史教學還要不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意識?我們能不能拋開歷史教科書,片面推銷個人的觀點和看法?理論和事實表明:在中學歷史教學必須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意識,讓學生初步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過程,逐步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正確闡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辯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的問題;初步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理解和尊重其它國家和民族所創造的文明成果。否則,就有違社會主義辦學的宗旨,其實,這也是西方不少國家逐漸放棄的教育模式。我國的中學歷史教學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觀,寓思想教育于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之中,既不能像日本那樣對大是大非問題含含糊糊,也不能像某些大學歷史系個別教師那樣片面推銷自己的觀點,也不能為博學生開懷一笑,而專門講一些奇聞軼事野史傳說,置史實于不顧。中學歷史教學必須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南,否則將陷入無僵的野馬信由跑的境地,這難道不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因為這關系到中國的歷史教育究竟培養什么人的問題! 中學歷史教學所面臨的以上幾大問題與現狀,隨著中學課程改革的漸進與素質教育的更進一步的推進,我們中學歷史教育工作者希冀這些問題與現狀能得到改觀,能解決我們的困惑,使中學歷史教學能按健康的、正常的、有序的方向發展,并能出現令人欣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