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反思(三)
“老師,把耳朵一折,我可以做成小豬”
“把反面也畫上,我可以多變一張臉”
“我還會設計另外的表情!”……
從上面的教學活動可以看出,由于老師“蹲下來看孩子”,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中主體精神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正是這種信任點燃了學生創造的火花。只要師生共同努力,學生的藝術學習能力一定會由低到高、由淺到深不斷地發展。
四、多樣評價,樹立成功信心
新課程背景下實施美術教育課堂評價,應當把著眼點放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多維度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主動交往的動力,真正體現評價的激勵功能。注重評價對象的全員化、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按教學環節、按活動方式劃分)、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口頭表揚、體態語言、獎勵制度、共同參與)。
首先,評價要有層次性,鼓勵性,不搞“一刀切”。如:不同的目標達成后,對于A類學生是信任性評價,B類學生是激勵性評價,C類學生則是贊賞性評價。不同層次學生達到各自不同的學習目的后,教師就應及時給予肯定、表揚,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強化更進一步的愿望。其次,改單向評價為交互評價,評價可以是老師,也可以學生個體或者是組與組之間做出小組的結論評價。這樣做的好處是師生之間沒有了嚴格的等級之分。課堂中的每一個成員(也可以包括老師)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凡是獲得成功的個人、小組都能得到全班或老師的首肯。這樣的評價方式學生可以立即了解到自己的學習結果,及時調整和修正自己的學習行為,使每一個人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
教師有目的地實施了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和全班交流評價。通過多樣的評價方式可以及時反饋教學效果,激發了學生交往的欲望,增強了競爭意識與自我表現意識。學生為了完成這樣的一組有趣的學習任務,會更主動地投入到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活動中來。通過這樣的活動,久而久之他們就能克服被動接受的學習心理,以飽滿的信心,自覺地按照學習目標去努力。
比爾·蓋茨說過;“興趣是成功的動力”,在美術教學中進行“激發興趣、自主參與”的運用研究,可以有效地優化教學情景、優化師生關系、優化教學形式、優化課程評價,讓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介入到學習活動中來,促進學生的充分互動,真正發揮群體的內聚力,用激勵架起通向成功的橋梁,真正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