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前言 >>教案
同學們,你們能給歷史下一個定義嗎?歷是什么意思?史又是什么意思?
二、學習歷史有什么用(板書)
學習歷史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學習歷史這么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學好這門課呢?請同學們讀課文,并討論。
三、了解歷史的途徑有哪些?
1、文物古跡——實物資料
2、書籍、碑刻等——文字資料
四、怎樣學好歷史課(板書)
網站
學好歷史課:毛澤東,四多:多讀、多寫、多想、多問
多讀書,多寫歷史小論文和歷史筆記,多思考,多提問。
補充:
讓我們共同了解一下,中國古代史的線索。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后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歷史時期。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杰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獲益非淺。古代的中國,勇于進取,以開闊的胸懷包容四海,開拓疆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涌現出多民族融合的壯觀景象,漢族與眾多少數民族共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此同時,在對外交往活動中,中華民族一方面積極吸取其他國家和民族之所長,另一方面更盡自己之所能,無私地將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推向世界。
人們常說:歷史是一面鏡子。豐富的中國古代史,正為后世留下了無數有益的經驗和教訓。
學習歷史,要有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我們要堅持左圖右史的學習方法,培養歷史空間感,另外,歷史的特點“一度性”就決定了歷史時間觀念的重要性。今天是什么日子?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那么公元紀年法是怎么回事兒呢?
公元,以傳說的耶穌誕生的那一年,為公元元年。向前推算,向后推算,稱公元前和公元后。
世紀,每1XX年,稱為一個“世紀”
年代,第XX年,為一個“年代”
課堂練習:做兩道年代計算題。
小結:根據板書進行小結,并說明下節課我們將要去拜訪我國境內最早的居民——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課后活動:通知科代表組織準備一個科幻小品,下節課表演。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前言 >>教案
第1課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教學目標
一、基礎知識目標
我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的發現與距今年代;北京人的發現、地點與距今年代;北京人的體質特征、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頂洞人的距今年代、發現地點;山頂洞人的石器、磨制技術和人工取火;山頂洞人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
二、能力培養目標
初步了解、認識歷史領域各種不同知識范圍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閱讀,可以接觸考古知識、神話傳說、古史資料、歷史地圖、文物插圖等各類與歷史有關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引起興趣,重視歷史課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