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接著,若干平遙大商人,看到此新興行業有厚利可圖,也跟在雷履泰后邊轉產,專營異地匯兌,存款放款等信貸業務。從19世紀2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整整1XX年間,全國各城市,共開設了資本雄厚的票號51家。小小的平遙縣城,就有22家總號,400多處分號。平遙票號滿天星斗,遍布全國各商埠,遠及海外一些城市。洋人用他們自己的語言,把這些平遙票號,統稱為“山西銀行”。
平遙票號,開頭只是商號間的業務往來。后來,各省地方政府收入的大宗稅銀,也委托票號,代為匯入北京的皇庫;帝國中央兵部,發往各處的軍餉,也委托票號代領代發。商業銀行,又兼有了中央銀行的某些職能。
現在的平遙城內,在當年“日升昌”票號原來的那幾十間大店里,辦了一個票號博物館,展現平遙票號的發家史,F金往來,閃失不得,此處展覽有票號種種精密的科學管理方法。
[投影顯示]:
《皇都積勝圖》(局部)
《皇都積勝圖》有明朝禮部侍郎翁正春萬歷十三年乙酉(1585)的長跋,此圖應是16世紀80年代(隆慶至萬歷初年)的作品,但作者已難于查考。圖卷以正陽橋至承天門(清代改稱天安門)一帶為中心,描繪了明代北京的繁華和形形色色的社會景象。在北京的郊區,畫面上展現一條大道,人們馬馱、車載、肩挑、手提,絡繹不絕。在正陽門和大明門之間的“朝前市”,畫面上出現了布棚高張、夾道縱橫的情景,貨攤一個緊挨一個,冠巾靴襪、衣裳布匹、綢緞皮毛、折扇雨傘、木梳蒲席、刀剪錘頭、陶瓷器皿、燈臺銅鎖、馬鐙馬鞍、書籍字畫、文房四寶、彝鼎佛像、古磁雕漆、珠寶牙玉以及草藥、線香、紙花、玩物等等,可謂應有盡有,百貨齊全。正像當時一首詩所寫的那樣:“五色迷離眼欲盲,萬方貨物列縱橫,舉首天外分晴晦,路窄行人接踵行!痹瓐D卷較大,顯示的是截取描繪正陽門內外情景的部分。
(教師也可以向學生介紹晉商和徽商的具體情況,或播放祁家大院和喬家大院或者平遙古城明清一條街錄像)
[教師過渡]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那么,資本主義萌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來看具體內容。
[板書]二、資本主義萌芽
[投影顯示]
(施復)夫妻兩口,別無男女。家中開張(綢)機,每年養幾筐蠶兒,妻絡夫織,甚好過活……施復是個小戶兒,本錢少,織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脫……
那施復一來蠶種揀得好,二來有些時運。凡養的蠶,并無一個綿繭;繅出絲來,細圓勻緊,潔凈光瑩,再沒一根粗細不均的。每筐蠶,又比別家分外能繅出許多絲來。照?椣碌哪蒙鲜腥,人看時光彩潤澤,都增價競買,比往常每匹平添許多銀子。因有這些順溜,幾年間就增上三、四張機,家中頗頗饒裕……
且說施復是蠶絲利息比別年更多幾倍,欲要又添張機兒,怎奈家中窄隘,擺不下機床,大凡人時運到來,自然諸事遇巧。施復剛愁無處安放機床,恰好間壁鄰家住著兩間小房,連年因蠶桑失利,嫌道住居風水不好,急切要把來出脫,正湊了施復之便!ㄊ⿵停┓蚱抟琅f省吃儉用,晝夜營運,不上十年,就長有數千金家事。又買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開起三、四十張機,又討幾房家人小廝,把個家業收拾得十分完美!
同學們,這是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中一篇《施閏澤灘闕遇友》里的故事梗概,描寫了嘉靖年間吳江縣盛澤鎮施復夫婦發家的故事。這雖然是篇小說,但文學藝術是社會現實的反映。它通過施復夫婦發家的故事,反映了當時絲織業中小生產者的兩極分化:有的因經營虧損而失敗,淪為受人雇傭的機工;有的則像施復那樣,因為善于經營,不斷贏利,積累起數千金的資產,由三、四張織機擴充至三、四十張織機,雇傭眾多機工(即“討幾房家人小廝”),從小手工業者發展成為機戶,成為早期的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