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家庭
第三課 認識家庭
【教學目的】
1. 基礎知識:了解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的歷史演變和家庭的社會功能。認識不同類型的家庭和不同家庭成員的權利和義務。
2. 思想教育:
(1) 通過學習和活動,使學生體驗到家庭的溫暖及其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樹立熱愛家庭、擔當家庭責任的意識。
(2) 使學生形成關心家庭、熱愛家庭的健康態度、為家庭生活更加和諧幸福作出努力。
3. 能力培養:
(1) 初步掌握與家庭成員溝通的技巧,學會做家務。
(2) 尊重家庭成員,承擔家庭義務和責任。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介紹了家庭的概念,即家庭一般是建立在婚姻基礎上的社會關系;第二部分介紹了家庭演變的歷史:血緣家庭——伙婚制家庭——對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結構有:核心家庭、直系家庭、聯合家庭、單親家庭等。
【重點和難點】
重點:家庭的概念和家庭的基本功能。
難點:家庭的演變。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1. 請學生講解分析插圖,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2. 繪制自己的家庭樹來了解家庭的親屬關系。
3. 利用《紅樓夢》中人物的關系開展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家庭的不同親屬關系和稱謂,寓教于樂。
【主要單詞】
family 家庭
family function 家庭功能
basic unite 基本單位
cell 細胞
father 父親
mother 母親
child 小孩
【板書設計】
一、 社會的細胞
1. 家庭建立的基礎
2. 家庭的基本功能
(1) 生育和贍養功能
(2) 生產和消費功能
(3) 教育功能
(4) 情感交流功能
(5) 休閑娛樂功能
二、 家庭的演變
1. 家庭形式的演變
2. 家庭結構
(1) 核心家庭
(2) 直系家庭
(3) 聯合家庭
(4) 單親家庭
3. 家庭規模
4. 家庭關系——互相尊重
——平等
【知識點一】 社會的細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復習舊課) 略。
(新課教授)請同學們用一句話來形容一下家庭?家庭是什么?
(生答)略。
(1) 家庭是一個有爸媽,有親情,想呆就呆,想躺就躺的地方。
(2) 家庭是溫暖的小屋。是溫馨的港灣。
(3) 家庭是由爸媽孩子組成的。
(4) 家是休息、娛樂、吃飯的好地方。
(觀看圖片)請學生看書本上的兩組圖片。
(思考)“父親”和“母親”是通過什么關系組合而成家庭的。
孩子是通過什么關系和父母組合而成家庭的?
第二幅圖和第一幅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介紹圖片)sos兒童村,即以家庭方式撫養、教育孤兒的機構。sos為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以此冠名,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幫助孤兒。照片中的人物為山東煙臺sos兒童村的母親張雨霄給孩子過生日。張雨霄在sos村十幾年,共養育了16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