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山頂洞人
結合課文放映有關“山頂洞人”的錄像,設置歷史情境,引導學生探究、比較、辯論。
1、頭部特征:放映北京人、山頂洞人、現代人的頭部區別,得出結論:山頂洞人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2、生產生活水平:指導閱讀4—5頁有關山頂洞人的“正文”和“閱讀文字”,組織學生活動。
a.問:“山頂洞人的遺址里還有沒有大量的灰燼堆?這是為什么?”(已能人工取火,不必刻意保存火種了。)
b.放映《山頂洞人的裝飾品》幻燈片,學生“動腦筋”并辯論(見教材第5頁)。
c.放映第5頁“活動與探究”1的幻燈片,學生先思考:“應從哪些方面比較?”接著放映《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比較表》幻燈片標題行,然后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現各項答案。
代表文化距今時間體質形態工具制造用火水平生產觀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約70~20萬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用天然火采集、
狩獵原始人群
山頂洞人約180XX年和現代人基本相同開始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人工取火采集、
漁獵懂得
愛美氏族公社
d.教師通俗地解釋“氏族公社”里血緣紐帶、財產公有、平等相處等情況。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運用幻燈片提問并對照答案)
1、《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講到了三種代表。其中, 元謀人 被稱為“我國最早的人類”, 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生活痕跡最豐富的遺址, 山頂洞人的模樣已經同現代人沒有什么區別了。
2、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距今年代分別是 約170萬年 、 約70萬到20萬年、 約18000萬年。
3、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分組填《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比較表》)
4、對各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提醒預習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