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在關于人類的起源的問題上,中外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同學們知道哪一些?(上帝造人、女媧造人……)
的確,這兩種傳說是流傳最廣的傳說。但人真是這樣由神造出來的嗎?那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屏幕展示:人的頭像和猩猩頭像
指導觀察:人與猩猩在外貌上非常相似,而且據科學家檢測人與猩猩的基因只有2%的差別,那么人會不會和猩猩有著共同祖先呢?學完這節課相信大家就會很清楚了。
二、學習新課:
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課題和三個子目,知道本課介紹了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只是講了三個典型代表: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整體把握本課) (一)我國最早的人類
播放短片:《人類的起源》,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捕捉信息,提出問題:⑴人類的起源是什么?⑵在從古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什么是決定意義的一步?⑶究竟是什么創造了人類?
⑴古代類人猿⑵直立行走⑶勞動。
由于自然地理氣候的變化,部分古猿走出了原始叢林,為了生存,他們學會了直立行走,學會了勞動,變成了人。而沒有離開的部分古猿則演化成今天的猩猩。所以我們可以說,人猩同源。
投影:達爾文和《生物進化論》
既然人是由古猿演變而來,在我國有很多古代人類的活動的痕跡,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展示遠古人類的分布圖)。那么我國境內最早的人是什么人呢?在哪里出現的呢?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呢?請大家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能獲取哪些信息?
學生很容易找到:元謀人、我國境內最早、制造工具、用火、距今約170萬年。然后指導學習方法:學習遠古人類一般從以下幾方面來掌握:距今年代、生活地點、生產生活狀況、地位等。強調:能否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遠古人類在緩慢的發展進化,在進化的過程中,勞動起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許多地方發現了遠古人類遺址,其中以北京人遺址最為著名。1987年,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接著,我們就來一同了解一下北京人。
(二)北京人
同學自己閱讀課文,歸納出北京人的概況:距今年代、地點、生產生活情況等。
引導學生看教材插圖,對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現代人的頭部有什么區別?并提示觀察角度:前額、眉骨、顴骨、下額。給學生充分展示的舞臺,讓學生自己完成。
十分惡劣的環境下,北京人是如何生活的?學生細讀課文,討論歸納出:粗糙的打制石器,過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
大屏幕《北京人制造工具和用火情況》提出打制石器與天然石塊有何區別?猜想北京人是如何獲得火的?北京人用火做些什么?根據生活經驗和書上插圖合理想象,相互交流,得出結論:打制石器是人加工的,得到火的途徑有:雷電生火、自然生火、偶然摩擦生火,用火燒烤食物、驅趕野獸、照明、防寒。
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是怎樣生活的?學生想象,小組內交流,小組一名代表發言。提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或按一天時間順序去想象。
距今約三萬年,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又生活著一群遠古人,考古學家稱之為山頂洞人。導入第三目:
(三)山頂洞人
出示《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
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了,有哪些進步?完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