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唐朝的建立和統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任用賢良,虛懷納諫,推行三省六部制,發展科舉制,輕徭薄賦,“貞觀之治”。武則天的統治。“開元盛世”。
2.思想政治教育:①唐太宗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訓,任用賢良,虛懷納諫,進一步調整了統治政策,采取了加強中央集權和發展社會生產的政治經濟措施,出現了“貞觀之治”局面。使學生認識,人民群眾與階級斗爭在歷史進程中的巨大推動作用。②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她對唐朝歷史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承前啟后方面。因此,她在歷史上也是一位應該被肯定的皇帝。③唐玄宗前期,繼承唐太宗和武則天的業績,勵精圖治,使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我國封建社會呈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能力培養:通過史實的學習,幫助學生思考“為什么說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培養學生運用個人在歷史上作用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培養歷史人物的功過。
教學重點
“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教材分析
1.講述本課內容之前,先讓學生回憶隋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和結果,然后指出:在隋朝統治土崩瓦解的形勢下,唐朝建立起來。唐朝前期繁榮強盛,其間有許多政治大事和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
2.“貞觀之治”是本課的重點內容,也是唐太宗之所以成為我國古代杰出政治家的業績。唐太宗的主要政績,教材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進行了闡述。這些措施構成了“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與隋末暴政形成鮮明對比。其內容有:政治方面:任用賢良,虛懷納諫。沿用并加強三省六部制,確立新的宰相制度,要求三省官員各盡其責,真正起到互相檢查的作用。還要說明唐太宗大力精簡中央和地方各級行政機構和官員,提高了行政效率,節省了財政開支,有利于減輕勞動人民的負擔。大興學校,發展科舉,擴大了唐朝統治的基礎。經濟方面:輕徭薄賦發展生產。以上措施,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廣大農民定居下來,以辛勤勞動迅速改變農村的凋殘景象,使經濟迅速恢復發展。于是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初步繁榮,民族關系融洽,社會升平的治世局面形成了,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
3.“女皇帝武則天”,講清楚兩個問題:首先從唐的皇后到周的皇帝,武則天是從幫助高宗處理政事而逐漸掌權的。其次武則天的統治。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獎勵農桑。二是破格用人,重用有才能的官員,擴大其政權的社會基礎,這對封建國家的鞏固和強盛起了一定作用。
4.“開元盛世”。這也是本課的重點知識,可以總結歸納出唐玄宗統治前期主要政績,這些政績構成了“開元盛世”的主要內容。對其政績,教材主要從任用賢相,整頓吏治,重視農業生產。上述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于是政治比較安定,經濟繁榮發展,文化昌盛,國力富強的盛世局面形成了,史稱“開元盛世”。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探討了隋朝歷史的有關問題。請同學們回憶隋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和結果?
生:(回憶,作答)
師:在隋朝統治土崩瓦解的形勢下,唐朝建立起來。
(板書,第2課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