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學案) “貞觀之治”
【課程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玄武門之變”嗎?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后取得了國家的最高權力,成為唐朝第二任國君,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號貞觀。在貞觀年間,唐太宗做了哪些有利于國家發展的事呢?你知道“貞觀之治”嗎?
同學們,下圖中間坐著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你知道他前面的這位大臣在做什么嗎?這幅圖反映出唐太宗與大臣之間的什么故事?你知道“房謀杜斷”的由來嗎?
你知道這位雍容華貴、端莊淑雅的女人是誰嗎?她就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你想知道有關她的故事嗎?據說,她的墓碑空無一字,有待后人去評說。你又會怎樣看待她的功過是非呢?
帶著眾多的疑問,讓我們走進第二課“貞觀之治”,去感受一下歷史的神秘與精彩。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知道這是誰說過的話嗎?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請試著講個故事來說明唐太宗是如何處理“舟”、“水”之間關系的。
2.設計表格,列出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可參考下表)
人物
時間
主要功績
影響
漢武帝
唐太宗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統治?(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則天
2.在唐太宗時期,以敢于犯顏直諫而流芳青史的是( )。
a.房玄齡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貞觀之治”與武則天統治時期的不同表現是( )。
a.重視農業生產 b.選拔任用有才能的人
c.重用酷吏 d.國力不斷強盛
二、辨析題
在我國歷史上,有多位女皇帝,其中武則天是政績較為突出的一位。
【資料:】
“玄武門之變”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封建帝王。和大多數皇帝一樣,李世民登上皇位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較重大的一次政治斗爭是“玄武門之變”。
626年,北方少數民族突厥入侵,李淵令齊王李元吉領兵抗敵。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謀在為李元吉送行的宴會上乘機殺掉秦王李世民。這樣,李世民不得不用武力來謀求生存了。他首先在李淵面前揭露了太子和齊王的陰謀,取得高祖的同情。然后又策反了李建成、李元吉派去防守皇宮北門──玄武門的衛兵。六月四日,秦王又親自帶一百多人埋伏在玄武門內,伺機行動。李建成得知陰謀敗露,忙和齊王商議對策。二人決定先帶兵入皇宮,逼李淵表態。當他們進入玄武門、走到臨湖殿時,發覺有可疑情況,急忙撥馬而走。這時,李世民率軍從后面喊殺而來。匆忙之中,李元吉忘記打開弓箭上的機關,連射秦王三次,都未拉開弓。李世民一箭射死皇太子李建成,尉遲敬德射殺了李元吉。李建成的部將得到消息后,前來報仇,和秦王的部隊在玄武門外發生激烈戰斗,最后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