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貞觀之治(精選3篇)
第2課貞觀之治 篇1
[課標內容]
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唐太宗與 玄武門之變,輕徭薄賦、知人善任,重視納諫;加強中央權力,完善科舉制度;貞觀之治。
①通過分析唐太宗的執政措施和政績, 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 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導學生分析概括貞觀之治的內容,初步了解歸納、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盛世”現象,初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和歷史觀點。
③結合課文的引文、課中思考題及課后練習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分析比較能力和以史論證、史論結合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貞觀之治內容的教學和 觀看圖片、錄像資料,讓學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國思想,認識盛世局面的出現是統治者為穩定社會、鞏固統治而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合理調整統治政策的結果。
②搜集有關唐太宗的史料,運用“自學——問題——討論”法,對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有關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訓,進一步調整統治政策,因而出現了“貞觀之治”。通過對其統治措施和政績的教學,加深學生對杰出人物和人民群 眾推動歷史前進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輕徭薄賦是歷代統治者恢復經濟、穩定社會、鞏固統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對唐太宗輕徭薄賦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減輕民眾負擔、以民為本的重要性。
③通過唐太宗重視和善于納諫的故事,培養學生勇于接受批評的品德。
[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貞觀之治”的含義
2、“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
3、“貞觀之治”的內容
二、難點
1、如何 評價唐太宗
2、如何看待歷史上出現的“盛世”現象
[教學方法]
采用“自 學——問題——討論”教學法
[導入新課]
提問:隋朝為什么會像秦王朝一樣建立不久就爆發了農民起義?結果如何?
教師指出:在隋朝統治土崩 之際,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員乘機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來建立唐朝的李淵、李世民父子。
一、玄武門 之變
1、唐朝的建立
2、玄武門之變
二、輕徭薄賦
1、原因
2、表現
3、作用
三、知人善任
1、原因
2、表現
3、作用
四、加強中央集權
五、完善科舉制度
六、“貞觀之治”的含義
[小結]
要求學生談談對唐太宗的評價,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以突破難點。
[課后活動與探究]
課后收 集隋煬帝的有關資料,結合本課所學的有關知識,寫一篇評價隋煬帝的短文。
[課后作業]
完成課 后習題。
第2課 貞觀之治
1、( )年,( )建立唐朝,定都( )。
2、唐太宗的名字叫( ),他要位期間的年號為( ),他是發動( )做了皇帝。
3、認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是( )。他重用富于謀略的( )和善斷大事的( )為相,人稱“房謀杜斷”。前后向唐太宗上諫200多次的大臣是( )。
4、唐太宗貞觀年間,為了防止宰相專權,集思廣益,減少政策失誤,采取的措施是( )。
5、唐初沿用( )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 )、( )和( );六部是指( )( )( )( )( )( )。六部隸屬于三省中( )省。
6、唐太宗為解決“民少吏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是( )。
7、唐朝科舉的常設科目是( )和( )。在當時通過科舉考試做官,應該考( )科。
8、唐太宗在位期間,政治較為清明,經濟得到發展,國力逐漸強盛,史稱( )。
9、“貞觀之治”的局面是怎樣出現的?
第2課貞觀之治 篇2
課題第2課 “貞觀之治”第1 課時課 型新授課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思想方法與人文因素教育。)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二帝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貞觀之治與女皇武則天。難點:如何評價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給他們一個恰當的評價。
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教學方法:講授法、閱讀指導法、提問啟發法、探究法學習方法:閱讀、討論、探究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
課外作業練一練、填圖冊
課后隨筆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討論、回答看書、回答看書回答 【教師提問】同學們都看過哪些反映唐朝帝王的影視作品? 哪一部給你的印象最深?你最欣賞里面的哪個歷史人物?
【學生回答】(唐太宗、武則天、狄人杰等)【教師歸納】既然同學們對唐朝這么多的歷史人物都有所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學習一下這段歷史,并請同學們帶著
問題學習,看看你所熟悉的歷史人物和真實歷史到底區別在哪?我們應當如何評價他們?(講授新課)一、唐朝的建立1、隋朝的滅亡 618年【教師提問】同學們繁盛一時的隋朝是如何滅亡的呢?指導學生看書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介紹李淵。2、唐朝的建立 618年 李淵 唐高祖 長安【教師提問】1、請同學們結合課本p6找出唐朝建立的基本要素。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2、有哪位同學知道“玄武門之變”?引出唐太宗李世民。介紹歷史人物看書、分組討論、回答、歸納分組準備,學生表演比較分析歷史人物【教師歸納】剛剛同學們回答的很好,這也說明同學們平時的課外知識是很豐富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唐朝的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二、“貞觀之治”——唐太宗 先解釋“貞觀”的來由。【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結合書本p7-8,思考三個問題: 1、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國方針。 2、唐太宗李世民的統治措施。 3、何為“貞觀之治”?
(結合課本,穿插對歷史人物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的介紹)【教師歸納】基本上對唐太宗有了大致的了解,唐太宗是一位怎樣的帝王,在每位同學的頭腦中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現在請你們設計一個與“貞觀之治”相關的場景,反映你心目中唐太宗的形象。
【學生表演】【教師歸納】通過同學們的交流,一個少有的明君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不過他不是歷史上明君的第一人,還有誰與他比較相
似?(漢武帝)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唐太宗之后,出現了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
學生介紹
看書、討論回答
天。【教師提問】有誰能給我們說說這位女皇帝給你留下的印
象? 下面我們就來走近這位歷史人物。三、女皇武則天【教師提問】武則天的政績怎樣?她的政績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歸納、回答】【教師歸納】客觀地講武則天是一個政績相當突出的帝王, 她在統治期間,抓住了農業生產、人才使用這兩大問題,使唐朝進一步走向輝煌。人稱她的統治是“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我們看過《大明宮詞》后,武則天作為帝王的功績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的印象,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性格和謀事的手段。由此看來,以影視為代表的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不等于歷史。但是他
們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好的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肯定以歷史為依據。(小結)
教學過程
第2課貞觀之治 篇3
第2課 “貞觀之治”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二帝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
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做出恰當的評價。對于初中學,他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從“好”或“壞”出發,而不能客觀地分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滅亡了”,使學生理解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農民起義過程中,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講)
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長安,建立唐朝。
時間:618年 開國皇帝:唐高祖 李淵都城:長安
出示《唐朝疆域圖》,強調唐朝長安城的位置。
二、貞觀之治
出示材料:
[貞觀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謂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對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
學生討論這段話的含義及從中可以得到的結論:由于唐太宗對君民關系認識較為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貞觀年間,他的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思想而制定的。
從政治、經濟兩方面歸納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齡、杜如晦、魏征三個人物,也可以讓學生講述有關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強趣味性。)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
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強調)
展示武則天畫像,邊引導學生看圖,邊簡介武則天經歷。
重點介紹武則天的統治,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對其統治評價的話:“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討論:談談對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的看法。
小結:唐太宗、武則天都推行了比較開明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治應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