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 文學藝術 (下)
師生欣賞北宋定窯的白瓷孩兒枕、北京故宮太和門前的銅獅(見課本)
四、舞蹈藝術
學生自己看書回答問題 我國的原始歌舞出現于 時代。
商代和西周, 樂舞已經很盛行。在湖北隨縣出土的成套 表明我國古代音樂在春秋戰國達到較高的水平。
唐朝是我國著名的宮廷樂舞有《 》和《 》
小型娛樂性舞蹈大體有兩類: 舞和 舞
首先請音樂課代表歸納問題: 在舞蹈藝術發展過程中,有何特點?請舉一例說明之。
在回答特點這個問題時,要強調中外吸收、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學習別人的長處,使自己不斷的提高和進步。
引領學生欣賞課本124頁、125頁插圖
形成性測試:見課課練,可根據自己的訓練要求,自由組合測試題。
課堂小結
老師一方面強調重點,另一方面結合學生實際,鼓勵其學習,增強其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充分認識藝術來源于實踐的科學論斷,張揚其學習的風帆。同時引領學生歸納,這些作品有的流寓海外,被外國博物館收藏,學生思考原因,培養為中華之崛起讀書的豪情
板書設計 文學藝術(下)
書法 隋唐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 張旭、懷素
宋代的蘇軾 米芾,元代的趙孟頫 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
繪畫 山水畫 唐朝的閻立本、吳道子 宋代的范寬
花鳥畫 宋徽宗
風俗畫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文人畫 蘇軾的《古木怪石圖》元代的黃公望 明代的寫意花卉畫
雕塑 白瓷孩兒枕
舞蹈 戰國青銅編鐘 隋唐的宮廷樂舞 《秦王破陣樂》《霓裳羽衣舞》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