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導入語例示四]
同學們,在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這一課里,課本上提供了一張照片,請同學們看一看。這是五四運動中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校時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時拍的一張照片,照片上面有一行字:“中華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界游街大會被拘留之北京高師愛國學生七日返校時攝影”。其具體情況是這樣的:1919年5月4日游行學生火燒趙家樓后,北洋軍閥政府步軍統領李長泰和警察總監吳炳湘率領大批軍警趕來,捕去學生32人。其中有北京高等師范的向大光、陳宏勛、薛榮周、趙允剛、楊荃峻、唐國英、王德潤、初銘晉8人。學生被捕后,全國各界大力營救。北洋軍閥政府被迫于5月7日上午釋放被捕學生。被捕學生獲釋返校時,受到各校師生的熱烈歡迎。北京高師學生后來回憶說:“由警察廳派兩輛車子送我們回校。剛到校門口,就被歡迎的同學和鄰近的居民圍住。我們一下車,就給戴上大紅花,把我們一個個抬起來,高高舉起,并為我們拍攝了兩張照片”。我們看到的是其中之一。那么,剛才我們提到的火燒趙家樓是怎么回事?中華民國八年五月四日是什么時間?這個時間里中國發生了什么大事?這件事對當時和后來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
[板書]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一、五四愛國運動
[教師講解]同學們,我們在講五四愛國運動的具體內容之前,先對本單元的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含義:指的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革命。2.本單元的時間范圍:開始于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結束于1936年紅軍長征的勝利。3.本單元的主題知識:五四愛國運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北伐戰爭、國共對峙、紅軍長征等重大歷史事件。
同學們,下面我們來看本單元主題知識里的前兩個: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板書]1.五四愛國運動的導火線
[教師引導]同學們,請看課本第一段小字內容。從中找出五四愛國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五四愛國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是在巴黎“和平會議”上帝國主義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主權”等正義要求。并且無理地將大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
[教師引導]請用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回答][板書]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教師梳理]關于中國山東問題,在近代一直比較敏感。先是德國在1897年強占膠州灣,把山東劃為勢力范圍,接著英國強租威海衛。19xx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借口對德宣戰,派海陸軍兩萬余人,在山東登陸,侵占山東許多地方;不久,又悍然侵占濟南車站等交戰地區以外的廣大地區,膠濟鐵路完全置于日軍的控制之下。接著,19xx年9月,英國派軍隊1500人在青島附近嶗山登陸。10月底,英日聯軍發動對青島德軍的進攻,11日,攻占青島。德國駐膠州總督華德作為俘虜,被押送到日本。這樣,德國控制的膠州灣轉到日本手里。日本極欲將武裝侵略山東的事實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并進一步擴大侵略,19xx年初,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凱提出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中,第一號內容就是要求北京政府承認日本接管德國在山東享有的一切權利,并加以擴大。在日本的威脅利誘下,袁世凱幾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條”,實際上也就承認了日本在山東霸占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