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學案
第15課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學案
【課標要求】
講述張騫通西域等史實;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對西域實行管轄、絲綢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實。
能力目標:通過對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認識,培養全面的認識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張騫、班超這兩個歷史人物為報效祖國,不屈不撓,勇于冒險和開拓的精神,強化愛國思想和開拓進取的意識。
【學習重點】
張騫通西域 絲綢之路
【學習難點】如何正確認識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自我檢測
1.你知道西域的范圍嗎?
2.認真閱讀課文,嘗試填寫下列表格:
重要人物 時間 主要事跡 結果和意義
張騫
班超
3.你能寫出“絲綢之路”的路線嗎?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 學以致用
材料一 “初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惟二人得還”。
材料二
(1)兩則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材料二圖中的皇帝是何人?
(2)材料一中“初行”的時間、方向及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哪些內容反映了這次出使的艱難?請你列舉出此行遇到的艱難險阻有哪些?
(4)初行與以后第二次出使有何意義?
(5)我們要學習此人什么樣的精神?
2.讀圖學史
材料一
材料二 工人日報報道:由交通部、國際道路聯盟和陜西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國際絲綢之路大會”,將于10月26日在我國西安舉行。這次大會的主題是“復興‘絲綢之路’與交通基大設施建設。”
(1)材料一可以看出,絲綢之路東起( ),經今天甘肅的河西走廊,出關后分南北兩路西行。這條路是( )代的使者( )開辟的。
(2)材料一的圖中的安息是指現在的哪里?在這條路上運載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3)如何評價絲綢之路?
(4)請你為復興“絲綢之路”出謀劃策,提出自己的建議。
(5)請你為這次會議設計一條宣傳廣告語。
三、拓展延伸,感悟歷史
1.絲綢之路的開辟,對漢代社會有什么影響?這條中西通道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有什么價值和作用?
2.想一想,通過學習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的事跡, 你從中學到了哪些東西?
四、知識整合
五、鞏固練習
1.漢武帝曾派誰兩次出使西域……( )
a. 竇固 b.竇憲 c.張騫 d.班超
2.西域正式歸屬于中央政權管轄在…( )
a.公元前60年 b.公元60年 c.公元8年 d.公元前119年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指的是誰…( )
a.班超 b.張騫 c.漢武帝 d.甘英
4.公元73年,奉命前往西域恢復內地和西域的關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