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一)案例《甲骨風韻》
由于商王幾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內容涉及商代社會的各個領域。甲骨文的內容無所不包:要去打仗,能勝與否?今年小麥,豐收與否?老天下雨嗎?有人進攻嗎?王后什么時候生孩子?是男還是女等等。據著名甲骨學家胡厚宣先生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有十五六萬片左右,甲骨卜辭上記載的內容非常豐富,有幾十個類別之多。再加上大量的遺址遺物的文化遺存,不但記載著大量的商代的歷史史料,就是商以前和商以后的好多古史上的問題,也可以從這里探求而獲得解決。隨著甲骨學研究的日益深入,上古社會許多不解之謎被學者們一一破譯。
新中國的甲骨文發現
新中國成立以后,在小屯以及它的周圍地區,還不斷地發現一些甲骨文,源源不斷地為學者們提供新的研究素材。1950年,建國以后殷墟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中,就首開紀錄,在小屯村以外的四盤磨村發現了刻字甲骨。此外,不僅在大司空村等地發現了甲骨文,而且在遠離安陽的鄭州、洛陽也出土了甲骨文。著名學者王宇信認為,甲骨文是商代較為經常使用的一種文字,不止在殷墟,也不止在殷王室,而且外地的商貴族也可能在使用甲骨文。他認為,將來會有更多的商王朝方國遺址發現甲骨文。
說到建國以后最大一宗甲骨文的發現,當推1973年的小屯南地甲骨。1972年冬,小屯村民張五元在村子南邊的路邊挖土以便制作煤球使用。誰知,他剛挖了幾锨,就發現下面的土顏色有些異樣,隨即又發現土中夾雜著五六片帶字的甲骨。這位老農也許還不知道,他這一锨竟然挖出一坑甲骨來!張老先生世居小屯,不僅親身參加過殷墟的發掘,而且有著較高的法制觀念。他把發現的甲骨文包好,就直接送到了村西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設在此處的辦公地點。由于正值隆冬,他們決定第二年試掘。3個月后的第二年開春,社科院安陽考古工作隊開始在村南進行鉆探。這次發掘分兩次,進行了7個多月,出土刻字甲骨5335片,其中,龜板5260片、獸骨75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殷墟發掘出土甲骨文字最多的一次。
殷墟甲骨文共有三次重大的發現。除了1936年發現的h127坑、1973年發現的小屯南地甲骨外,1991年,還發現了一個著名的花園莊東地甲骨坑。1991年秋,為配合市政筑路工程,考古工作者在花園莊一帶進行鉆探。在花園莊東100多米處,于地下3米深左右,探出了許多無字的碎甲骨?脊殴ぷ髡甙l掘到距地面1.2米時,發現了一坑甲骨,里面有密密麻麻的甲骨片,其中多數是龜板,細小的字體清晰可見。由于甲骨極易破碎,緊急之中,考古工作者又想起了當年發掘h127坑的辦法:搬家!他們做了一只其大無比的木箱,把這坑甲骨就地套住,上下一封。起重機吊起了這只4噸重的大木箱,半個多小時,就運進了考古工作站。經過兩個多月,甲骨全部清理完畢。這次共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1558片,卜骨25片,共有刻辭甲骨579片。尤為珍貴的是,這次出土的甲骨以大板的卜甲為主,完整的刻辭卜甲就有300多版!刻辭內容涉及祭祀、田獵、天氣、疾病等方面。這次甲骨文的發現,被評為1991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
近幾年來,隨著挖掘工作的不斷深入,現已發現超過100,000刻有符號的骨頭和龜甲。據統計約有4,500種,現在已1,700種被翻譯出來。到目前為止,已挖掘出的甲骨文碎片共有約16,000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