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4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學案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4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學案
【課標要求】
了解匈奴的興起和在我國古代史上所作的貢獻。
了解漢匈的和戰。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匈奴的興起、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能力目標: 評價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歷史作用。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認識民族友好是我們多民族國家發展的主流。
【學習重點】
匈奴的興起;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學習難點】
正確認識當時的民族關系
【學習過程】
一、 自主學習 ,自我檢測(在自學的基礎上完成下列知識點)
時間
1.匈奴的興起: 人物
經濟發展的表現
漢匈戰爭
2. 民族關系
漢匈和親
二、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學以致用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損失重大,唱到:“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為生長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婦無顏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書記載,昭君和親后,邊關城門很晚才關閉,處處都是放牧和貿易的牛馬,好幾代人不再聽到報警的狗叫聲,老百姓再也沒有戰爭之苦。
①你認為上述材料反映了漢與匈奴的哪兩種關系?
②材料中的兩種歷史現象是如何出現的?
③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是如何評價材料中的歷史現象的?
2.看圖談感悟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墓
①“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表達了這位名將的什么品質?(從他的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②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他的英勇善戰對當時的邊防產生了什么影響?
3.各抒己見
關于匈奴族對中國歷史發展的作用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由于它的強大,造成中國北部邊患嚴重,既增加了國家的負擔,也給北部邊民帶來了災難。因此,它對中國歷史發展沒有貢獻。另一種觀點認為:匈奴族用勤勞的雙手,開發了祖國北疆,首次實現了蒙古草原的統一,為以后全國性的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他們創造的民族文化,豐富了祖國的文化寶庫。
你認為哪種觀點正確?說說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感悟歷史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祖國的歷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各民族之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關系。
請聯系現實,談談我們今天的民族關系如何?
四、知識整合
五、鞏固練習
1.第一次統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領是( )
a.呼韓邪單于 b.伊雅斜單于 c.冒頓單于 d.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