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案例:“話說匈奴,走近昭君”主題小報比賽
活動目的:
1.通過組織學生在課堂中辦“話說匈奴,走近昭君”主題小報的活動,鞏固學生對匈奴的興起和對我國古代歷史所做的貢獻,匈奴與兩漢的關系,呼韓邪歸漢、昭君出塞等基礎知識的掌握。
2.通過此活動,培養學生對各種信息的篩選、加工等處理能力。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通過此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昭君出塞促進了漢甸的友好相處,受到后人的稱贊。也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祖國歷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民族友好是我國多民族國家發展的主流。活動準備:教師:1.擬定好本課所辦小報的主題:“話說匈奴、走近昭君”。選擇與小報主題相關的各類資料三十份左右。按下述相關要求打印整理好,每組學生各一套。教師提前為學生準備好辦主題小報的資料,是活動開展的關鍵,資料中包含有四種類型:
一是直接為學生鞏固重、難點知識服務的資料,二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趣味性和拓展性的資料,三是與小報主題有關的資料,四是主題小報中報頭、欄目、各類標題的多種設計(字體的不同選擇、字號的大小、排列的方式等)。同一種資料的文字字體、大小、排列方式均采用多種格式,以供學生選用。
2.提前向學生介紹課堂辦主題小報活動的方法:學生以組為單位,把教師提供的相關資料,以及學生課前自己準備的資料,進行篩選后,用小剪刀把選中的材料及標題等剪下來,貼在8開的紙張上,在課中迅速的完成辦一份主題小報的任務。各小組完成小報制作后,由教師和同學共同評比和總結。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在課堂中進行,節約了學生辦報的時間,培養學生信息的處理能力,體現了團隊互助精神,同時辦出的小報均有一定的質量,可讀性、存例性高。學生:了解辦小報的一些基本知識;還可以自己搜集部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用于辦報。(最好是打印好,如果無條件打印,也可以手抄,但一定要整齊美觀,以免破壞小報的整體水平。)以小組為單位,結合組員的特長,每組推選主編一人、美工、編輯多人。
活動步驟:
1.教師用二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新課的講授后,開展課堂辦主題小報比賽。
2.學生分為6組,每組有組員7—8人。組長領取辦報資料,分發給組員快速閱讀并篩選資料。將符合小報主題的資料挑選出來,再根據小報的版面,將選擇的報料進行剪輯、粘貼;還可用彩色筆進行美術加工。
3.最后用五分鐘進行小報評比、展示。
活動過程: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通過進行“話說匈奴、走近昭君”課堂辦小報比賽活動來鞏固和加強本課知識的掌握。請各小組長領取辦報資料。
全班六個組長迅速領取資料后,各組按計劃進行活動。
下面介紹辦報過程的幾個片斷:
片斷一:主題的確定
第一組的主編a同學將材料迅速分發給組員,同時組織大家明確辦報主題:“話說匈奴、走近昭君”。然后要求組員分頭閱讀材料,根據辦報主題,挑選出自認為符合要求的材料。
第二組的主編b同學與組員討論后,結合他們自己的部分資料,經請示教師同意,自定小報主題為:逝去的民族──匈奴
第三組受第二組啟發,很快確定了主題:昭君在線
學生自己重新給小報命題超出了教師的設想,故資料中沒有給學生準備打印好的報頭,學生們決定自己繪制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