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圖)
第10課 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圖)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使學生掌握契丹的興起,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及其在歷史上的主要貢獻,石敬瑭,宋初的兩次對遼用兵,澶州之戰和澶淵之盟,遼宋邊境貿易,黨項建立西夏國;宋夏間的戰與和。
【能力培養】
1.幫助學生具體分析本節課的史事和歷史人物,進一步培養他們初步運用正確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并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以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
【思想教育】
1.認識遼、西夏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局部統一的政權,它們的建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利于祖國東北、北部和西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和民族融合,耶律阿保機和元吳是少數民族中杰出的領袖。
2.認識這一時期祖國歷史發展的基本特點是遼、宋、夏三個政權并存,遼、夏對北宋的戰爭是短期的,和平是長期的,三方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特別是北宋在經濟文化上的影響,促進了遼、夏經濟文化的發展,加強了民族融合,推動著祖國歷史的發展。
教學重點
宋夏關系、宋遼關系和澶淵之盟。
本課講的就是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至于這三個政權各自是如何建立的,是學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問題,而這三個政權之間的戰爭與和平相處即宋遼關系、宋夏關系則是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主要內容,因此它們是本課的重點。而澶淵之盟是宋遼關系中的典型歷史事件,因此它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
教學難點
如何正確評價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本課的重點,而評價這一歷史事件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則又是一個難點,
因為正確評價澶淵之盟需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的方法,從多種角度全面的進行評析。
教學方法
情境創設法,自主學習法,分析提示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歌曲導入)欣賞歌曲《愛我中華》,(聽后師點撥)是的,我們的祖國自古以來就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這個大家庭里有50多個民族的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他們之間有時難免發生戰爭,但扭不斷的中華魂會將他們永遠地凝合成一家人。
那么,在北宋時期,祖國的歷史舞臺上又有哪些兄弟民族政權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10課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配音出示課題)
【教師創設歷史情境,幫助學生拓展自學、思考的空間】
請同學們繼續看大屏幕。
(出示《遼、北宋、西夏形勢圖》(配輕音樂),并在此圖下半部分出示字目,師指圖講解)北宋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但并沒有完全統一全國,這時,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還有契丹族在北部建立的遼、黨項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等好幾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那么契丹族和黨項在我國歷史上有什么業績?遼和西夏同北宋的關系怎樣?楊家將中的楊老令公真有其人嗎?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這幾個問題,自學課文,分析課文,并提出自己發現的新問題,5分鐘后同學之間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學生自學課文,分析課文,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巡視課堂并隨時指點學生自學的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解決由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有心理上、知識上、學術上的充分準備,既要鼓勵他們的創新,又要正確引導他們的學法,做到收放自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配合學生所提問題展示相應的小課件,以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理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