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形成和排出
①比較尿液和血漿的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認為排尿主要排出了哪些物質?(提示:與血漿相比,尿液中沒有 和 。每毫升尿液中 和 的含量明顯增加,水分則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 和 ,此外,還排出多余的水分。)
②血漿和腎小囊中液體成分的變化,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點?(提示:同血漿相比,腎小囊中的液體含有很少的 ,含有水、葡萄糖、無機鹽和尿素。這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可以透過 、 、 和 等小分子物質,而很少透過蛋白質這樣的物質。)
③在腎小囊中出現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沒有,這說明腎小管有什么作用?
④對比尿液和腎小囊中液體的成分,分析腎小管還有什么作用?
2、教師引導學生在對比、討論、推理、表達、交流基礎上結合尿的形成圖可以得出:
①腎小球和腎小囊壁對血液有過濾作用形成-原尿。
②腎小管對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無機鹽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形成-尿。
③排尿主要排出的是多余的水、無機鹽以及尿素。并體會腎單位結構和功能的統一。
3、引導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學生的質疑給予積極評價,并鼓勵其他學生解答。
4、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82頁第一、二段尿的形成的兩大環節,來更加的明確尿的形成包括①腎小球和腎小囊壁對血液有過濾作用形成—原尿(150升)②腎小管對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無機鹽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形成—尿(1.5升)。
5、下面我們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①、醫生在檢驗某病人的尿液時發現了較多的紅細胞,如果是腎有病,請分析可能是腎的哪個部位出現了病癥?
②、請問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有150升而排出的尿液約為1.5升,這是為什么?
四、尿的排出及意義
1、引導學生閱讀尿液的排出過程并觀察泌尿系統示意圖,并思考以下的問題:
①、尿的排出過程是怎樣的?
②、為什么尿的形成是連續的,而尿的排出卻是間歇的?憋尿有什么害處?
③、排尿有什么意義?
2、教師指導四人小組討論、表達、交流上述問題,體會排尿的意義以及做好泌尿系統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四、回顧整理
(一)、泌尿系統的組成
1、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形成尿液的器官。
2、輸尿管:輸出尿液
3、膀胱:暫時儲存尿液
4、尿道:排出尿液
(二)、尿的形成
1、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過濾血液,形成原尿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質,形成尿液
3、腎單位結構與功能的統一
(三)、尿的排出
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