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增強免疫 預防疾病教案
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結脾[來源:第一范文網]位置甲狀腺之下緊貼氣管、大氣管的前面。多集中于腋窩、腹股溝、頸部等處。位于腹腔的左上部。數量左、右兩葉。多數。一個。功能胸腺激素可刺激淋巴組織的生長,并促使其產生淋巴細胞。在幼年時胸腺促使這種 免疫功能的發育,成年時幫助維持這種免疫功能。內有吞噬細胞、能吞噬侵入人體的病菌,對人體有保護作用。產生白細胞,內含吞噬細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細胞。
展示上述表格后,結合淋巴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掛圖,了解第三道防線的組成及作用。并幫助學生了解免疫細胞主要指淋巴細胞,使學生意識到人體通過三道防線與病原體作斗爭,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獲得免疫能力。 6、以“某人與麻疹患者接觸過,而他后來并沒有患麻疹,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問題入手,(建議教師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分析此問題,將問題的內 容分成幾個角色,如醫生、患麻疹的同學、患者親友、老師等,分別讓幾名學生扮演,演出一個小短劇,將此問題的內容聲情并茂的展現給大家。)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充分發揮,各抒己見。 學生的回答可能是:此人曾得過麻疹,病愈后在體內產生終生具有抵抗麻疹的抗體,他一生不會再患此病。由于學生的信息來源和生活經歷有限,可能顧及不到注射疫苗的問題,只能回答出一方面的原因,由此教師可提出,此人不患麻疹是否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學完以下知識再來補充答案。從而以此問題的探討來承上啟下。 7、展示“兒童從出生到初一年級期間應進行的基礎免疫或復種”的投影片(或讓學生找出自己的“預防接種癥”),查看一下,在此階段,接種過哪些疫苗?這些疫苗是抗原還是抗體?它們分別能預防哪些疾病?學生自己討論總結并交流。 教師講述:計劃免疫是依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生規律,將有關的疫苗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給特定的人群接種,使人群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產生抗體,獲得免疫能力,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目的。 提出問題:對于上述健康者接觸麻疹患者而未患麻疹的遺留問題你能解決嗎?請同學們針對自身預防接種的經歷,談一談計劃免疫的意義。 學生積極發言的同時,教師應抓住機遇,對學生 進行滲透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教育,說明黨和國家重視關心下一代的身體健康和人口素質的提高。
新課小結:鼓勵學生通過對本節內容的學習,指出本節課的掌 握 要點:特異性免疫、抗原、抗體、第三道防線組成及計劃免疫的相關知識。并能使學生從中體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增強愛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