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官的生長(附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知識:
(1)說出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哪些;
(2)描述花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并說明花的主要結構是花蕊的理由;
(3)解釋花的類型概念中的兩性花、單性花、無性花;
(4)描述從傳粉到產生受精卵的過程,說明受精作用之后種子和果實各部分的來源。
2.能力:
(1)主動參與分組探究討論,嘗試運用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技能,完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2)獨立完成桃花平面圖繪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充分運用多媒體cai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小組交流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協作精神;
(3)通過花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4)通過不要隨手采摘鮮花的教育,使學生養成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文明習慣。
〖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知識結構:
重要概念:
(1)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2)花蕊:一朵花最重要的結構,包括雄蕊、雌蕊。雌蕊位于花托中央,下部膨大部分為子房,上部為花柱,花柱頂端為柱頭,子房內有胚珠,其中產生雌性生殖細胞――卵;雄蕊位于雌蕊周邊,下部為花絲,上部膨大部分為花藥,花藥中生成的花粉粒,在傳粉之后,于受粉的雌蕊柱頭上萌發長出花粉管,其內產生精子(雄性生殖細胞)。
(3)傳粉與受粉:(略)。
(4)受精作用: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在花粉管長入子房中央的胚珠后,其中的精子進入胚珠,并與卵在此結合,便完成了綠色開花植物的受精作用。
(5)兩性花、單性花、雄花、雌花、無性花:(略)。
(6)稃片:禾本科植物的花在花蕊外部有具保護作用的兩枚片狀結構。
(7)種子:綠色開花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結構(略)中種皮來自胚珠的珠被。胚來自受精卵的發育。
(8)果實:傳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發育成生殖器官,其結構中的果皮來自子房壁,種子來自胚珠和受精卵。
2.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本節教學重點是:了解花的基本結構,特別是子房的結構。
(2)本節教學難點是:理解傳粉、受粉、受精作用與隨后子房和胚珠相應結構的變化。因為這一動態過程難以直觀看到,僅憑原有知識聯想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
(3)解決方法:
通過學生實驗:解剖和觀察花的結構,并將花的各部分用透明膠帶黏貼在白紙上,識別花的外形結構;用顯微鏡觀察花粉,了解花粉的形態;解剖子房用放大鏡觀察胚珠,了解胚珠的形態。為進一步認識理解花的功能打下基礎。
同時通過多媒體的動畫演示,讓學生直觀感受受精作用過程,理解受精的概念,以及受精后子房的變化。
3.課時安排
本節內容大致可用2課時完成。
第1課時,完成對花的基本結構的認識,要落實教學目標中前三項要求的大部分;
第2課時,完成對花的重要功能的動態認識――傳粉、花粉粒萌發,花粉管將精子送入子房中央的胚珠、受精作用產生受精卵,直到果實,種子結構形成。
〖學校及教學對象分析〗
本校是一所條件較好的初級中學,初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觀察、判斷、理解問題的能力,并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變微觀為宏觀,同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